1. 當你每一次進行自我形象、行為的調整時,確定你是為了“讓我看起來比實際更好”,還是“適應環境,讓他人更舒服”? 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得知道,其實每一次調整就等于每一次的自我否定,適應環境和他人并沒有錯,但要留意是否是在自我價值證明?覺察你有沒有成為“永不卸妝的演員”——周圍沒有人時常常仍在形象之中,須知:讓“形象”為你所用,而非淪為“形象”的奴隸。
2. 當你看到他人不夠“專業”、缺乏“職業素養”和成熟度的時候,覺察自己為何特別在意這些?是否能透過那些“樣子”看到他們背后是否有真才實學?覺察自己是否在“以貌取人”?你所謂的專業和職業必須是“做什么,像什么”,擁有呈現某個固定的樣子(證書履歷/言談舉止/外表穿戴/高大上的范兒等)么?那么你認定這些“專業化形象模式”到底從哪里來的?
3. 當你把所有的事情像完成“清單”一樣打勾那一個個任務(有的只是洗衣服、買菜等家庭小事)的時候,覺察自己是否帶著熱情和感受去做事,還是僅僅是“完成”,劃上一個個句號?你做起事來很容易上緊發條、馬不停蹄,覺察當目標來臨,你的身體是不是總是感到發緊,覺察你的“心”是不是經常跑到你身體的前面,牽引著你不斷往前沖?偶爾給自己放個假吧,放松一下身心,讓自己的節奏放緩,深呼吸,覺察你的內在感受……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占用一些工作時間做這些,將對你大有裨益。
4. 當你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時,請覺察你是否內外一致——“如其所是”地表現自己,留意自己既不要言過其實、過分夸耀、自吹自擂,也不可故作低調和謙虛,你也可能擅長低調地自我賣弄和炫耀。你要明白:只要不是“內外一致”的,就連謙卑、低調也只不過是另一種虛榮和面子罷了。請記住“不為欣賞,只為綻放”——不多也不少地綻放你本身真實的價值,這就是“真誠”——你與生俱來的天賦!
5. 當你堅持依從某種流行的價值觀、知名品牌、父母的期待、某種被鼓勵的形象、被推崇的榜樣楷模乃至某種流行事物、時代潮流時,覺察你自己的感受以及你的個性、創造力在哪里?你真的喜歡做那些事嗎?你真的喜歡那件名牌、那位榜樣、那種風格,抑或僅僅是因為那些是名牌、是榜樣、是潮流,是被大眾及主流環境所推崇的東西呢?你是否記得自己是誰?
6. 當你非常努力卻依然無所進展的時候,覺察你的“勤奮努力”是否順應了當下的自然,你覺得事情達成結果真的只是靠個人努力么?如果是這樣,那么很多不如你努力的人為何有時反而有更大的成就?你確定是因為他們比你更有天賦嗎?其實,做事的成敗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事成,并非全因你很牛;事敗,也并非證明你無能。順勢而為,為所當為,反而會提高成功的概率!
7. 覺察你在忙忙碌碌中切斷了與內心的連接,如果停下來,你愿意面對你的內心的部分嗎?你是在忙碌還是在逃避?你記得“忙”這個字怎么寫嗎?“心亡”……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看到你的心——你孤獨嗎?你憂傷么?你茫然么?你痛苦么?你是誰?你又如何看待自己?你人生的意義在哪里?你白天做的一切又是為了什么呢?你一生追求價值和成功,可你何時真的覺得自己成功過?何曾覺得自己有價值?那無數個數不清的夜晚,當你輾轉難眠,你可曾看見那深不見底的空虛感和無價值感?你可曾看見自己無意識地活在種種角色形象里,卻無法做回真正自己的那份茫然無措和無盡的哀傷?
8. 當你不能確定一件事能不能帶來真正有價值的結果以及無法給你帶來面子和榮耀,覺察你的猶豫不決與退縮,為何要那么擔心做了“無用功”呢?怕丟人,怕因失敗而蒙羞,怕別人更怕自己都因此質疑你的價值,對嗎?其實,經歷種種失敗,才能通向成功;放出種種爛招,才能練出絕招。所以,結果不僅僅有顯性的,還有隱性的,做事對于投入產出的“性價比”的計算無可厚非,但任何事情有沒有價值,并不取決于有沒有立竿見影的結果呈現,而根本在于你內心的真實渴望和呼喚,除非你太急于向自己和他人證明自己,否則就不會那么計較暫時沒有顯化的結果,也不會執著于在多個選項之間計算“哪個更劃算?”,切記——“用心做,無白做”。
9. 找到一些可以倒苦水,又不用顧及你的臉面的朋友。也許對你來說,講述自己的豐功偉績的觀眾很多,但是你的脆弱、憂傷、無力、抱怨、恐懼又向誰傾訴呢?不要以為訴苦、哭泣、展現脆弱會有損你的形象,其實,如果能在私下里和信任的朋友傾訴內心的苦痛,會讓你更真實,更能拉近和朋友的關系,也更能贏得他人的認可、喜歡和掌聲!
10. 覺察你傾向于不需要他人的幫助,企圖一個人(或者以領導身份)完成一件事,這會影響你的合作。你企圖不依靠他人獨立完成工作取得成績,誠然令人敬佩,但是如果你內心是怕被搶了舞臺和功勞,怕被分了光環和榮譽,或者怕無法充分地自我證明及向他人證明你的價值,就需要好好覺察了。因為這可能會限制你取得更大的成就,俗話說“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如果你愿意放下“比較”的執著,嘗試與更多人共同協作,以“集體一分子”的身份參與共同完成一件更大的事,把你的才干和他人的才能融合在一起,貢獻給一個更大的整體,創造出更大的作品和結果,你的價值感一定會倍增。你不再自恃一己之能,獨占光環和舞臺,你的胸懷和格局也會被放大,和大家一起,在一個更大的舞臺上獲得包括你個人在內以及大家共同的榮耀,獲得前所未有的自我滿足感和價值感。
- 展開全文
1. 當你每一次進行自我形象、行為的調整時,確定你是為了“讓我看起來比實際更好”,還是“適應環境,讓他人更舒服”? 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得知道,其實每一次調整就等于每一次的自我否定,適應環境和他人并沒有錯,但要留意是否是在自我價值證明?覺察你有沒有成為“永不卸妝的演員”——周圍沒有人時常常仍在形象之中,須知:讓“形象”為你所用,而非淪為“形象”的奴隸。
2. 當你看到他人不夠“專業”、缺乏“職業素養”和成熟度的時候,覺察自己為何特別在意這些?是否能透過那些“樣子”看到他們背后是否有真才實學?覺察自己是否在“以貌取人”?你所謂的專業和職業必須是“做什么,像什么”,擁有呈現某個固定的樣子(證書履歷/言談舉止/外表穿戴/高大上的范兒等)么?那么你認定這些“專業化形象模式”到底從哪里來的?
3. 當你把所有的事情像完成“清單”一樣打勾那一個個任務(有的只是洗衣服、買菜等家庭小事)的時候,覺察自己是否帶著熱情和感受去做事,還是僅僅是“完成”,劃上一個個句號?你做起事來很容易上緊發條、馬不停蹄,覺察當目標來臨,你的身體是不是總是感到發緊,覺察你的“心”是不是經常跑到你身體的前面,牽引著你不斷往前沖?偶爾給自己放個假吧,放松一下身心,讓自己的節奏放緩,深呼吸,覺察你的內在感受……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占用一些工作時間做這些,將對你大有裨益。
4. 當你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時,請覺察你是否內外一致——“如其所是”地表現自己,留意自己既不要言過其實、過分夸耀、自吹自擂,也不可故作低調和謙虛,你也可能擅長低調地自我賣弄和炫耀。你要明白:只要不是“內外一致”的,就連謙卑、低調也只不過是另一種虛榮和面子罷了。請記住“不為欣賞,只為綻放”——不多也不少地綻放你本身真實的價值,這就是“真誠”——你與生俱來的天賦!
5. 當你堅持依從某種流行的價值觀、知名品牌、父母的期待、某種被鼓勵的形象、被推崇的榜樣楷模乃至某種流行事物、時代潮流時,覺察你自己的感受以及你的個性、創造力在哪里?你真的喜歡做那些事嗎?你真的喜歡那件名牌、那位榜樣、那種風格,抑或僅僅是因為那些是名牌、是榜樣、是潮流,是被大眾及主流環境所推崇的東西呢?你是否記得自己是誰?
6. 當你非常努力卻依然無所進展的時候,覺察你的“勤奮努力”是否順應了當下的自然,你覺得事情達成結果真的只是靠個人努力么?如果是這樣,那么很多不如你努力的人為何有時反而有更大的成就?你確定是因為他們比你更有天賦嗎?其實,做事的成敗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事成,并非全因你很牛;事敗,也并非證明你無能。順勢而為,為所當為,反而會提高成功的概率!
7. 覺察你在忙忙碌碌中切斷了與內心的連接,如果停下來,你愿意面對你的內心的部分嗎?你是在忙碌還是在逃避?你記得“忙”這個字怎么寫嗎?“心亡”……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看到你的心——你孤獨嗎?你憂傷么?你茫然么?你痛苦么?你是誰?你又如何看待自己?你人生的意義在哪里?你白天做的一切又是為了什么呢?你一生追求價值和成功,可你何時真的覺得自己成功過?何曾覺得自己有價值?那無數個數不清的夜晚,當你輾轉難眠,你可曾看見那深不見底的空虛感和無價值感?你可曾看見自己無意識地活在種種角色形象里,卻無法做回真正自己的那份茫然無措和無盡的哀傷?
8. 當你不能確定一件事能不能帶來真正有價值的結果以及無法給你帶來面子和榮耀,覺察你的猶豫不決與退縮,為何要那么擔心做了“無用功”呢?怕丟人,怕因失敗而蒙羞,怕別人更怕自己都因此質疑你的價值,對嗎?其實,經歷種種失敗,才能通向成功;放出種種爛招,才能練出絕招。所以,結果不僅僅有顯性的,還有隱性的,做事對于投入產出的“性價比”的計算無可厚非,但任何事情有沒有價值,并不取決于有沒有立竿見影的結果呈現,而根本在于你內心的真實渴望和呼喚,除非你太急于向自己和他人證明自己,否則就不會那么計較暫時沒有顯化的結果,也不會執著于在多個選項之間計算“哪個更劃算?”,切記——“用心做,無白做”。
9. 找到一些可以倒苦水,又不用顧及你的臉面的朋友。也許對你來說,講述自己的豐功偉績的觀眾很多,但是你的脆弱、憂傷、無力、抱怨、恐懼又向誰傾訴呢?不要以為訴苦、哭泣、展現脆弱會有損你的形象,其實,如果能在私下里和信任的朋友傾訴內心的苦痛,會讓你更真實,更能拉近和朋友的關系,也更能贏得他人的認可、喜歡和掌聲!
10. 覺察你傾向于不需要他人的幫助,企圖一個人(或者以領導身份)完成一件事,這會影響你的合作。你企圖不依靠他人獨立完成工作取得成績,誠然令人敬佩,但是如果你內心是怕被搶了舞臺和功勞,怕被分了光環和榮譽,或者怕無法充分地自我證明及向他人證明你的價值,就需要好好覺察了。因為這可能會限制你取得更大的成就,俗話說“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不干涸”,如果你愿意放下“比較”的執著,嘗試與更多人共同協作,以“集體一分子”的身份參與共同完成一件更大的事,把你的才干和他人的才能融合在一起,貢獻給一個更大的整體,創造出更大的作品和結果,你的價值感一定會倍增。你不再自恃一己之能,獨占光環和舞臺,你的胸懷和格局也會被放大,和大家一起,在一個更大的舞臺上獲得包括你個人在內以及大家共同的榮耀,獲得前所未有的自我滿足感和價值感。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