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朗型員工對于調節公司的氣氛很有作用,有如房間的加濕器能緩解干燥一樣,他們能把沉 悶的辦公室的氣氛調動起來。智慧型的員工,給他們一個單獨的辦公環境,與大家隔離開來,這樣 對他們可以作為一種獎賞。但是若是開朗型員工,這樣做無異于懲罰他。他想和大家一起辦公, 最好是沒有阻攔,然后大家一起吃飯,一起聊天聚會。他們喜歡熱鬧,把他獨自一個人關在一邊, 可能會把他們憋瘋。所以說,對于開朗型的員工,在座位安排上不要讓他遠離大部分的同事。如 果是一個大的辦公室,在安排座位時,可以讓他坐在中間位置,他會把辦公室搞得很激情、很活躍。
開朗型員工是一個“人來瘋”,需要得到群體的認可,這才能帶給他安全感。在一個公司之 中,他最大的安全感不是領導的認可和贊賞,而是同事們的歡迎。在他們看來,領導無非是分配任 務給他們施加壓力,而同事才能給他帶來快樂。開朗型的員工最希望得到的結果不是領導的夸獎 “你真能干”,而是來自同事們的稱贊:“你做得很出色,我真高興和你在一起工作,太有意思了。” 他為此會沾沾自喜。
如果他們對工作很感興趣的話,他們喜歡的是做的過程,喜歡和同事們在一起工作時的快樂 感覺。在他們眼中,過程比結果重要。這一點與成就型的人相反,成就型的人只看重結果,不在乎 過程是快樂是痛苦,有時甚至都不在乎手段是否正當。

開朗型員工是“點子大王”,他們思維活躍,腦子里總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作為領導,要意 識到他們這種優點,盡量地開發利用。如果有一個項目,大家都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發展,覺得沒 有實施的可能性時,不妨聽聽開朗型員工的建議,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無拘無束。遇 到事情,可能會想出一堆方法來。領導不可能全盤接受,但是可以從他們這些想法之中,找一條思 路出來,沒準就能把問題解決掉了。
開朗型人的人生目的就是追求快樂,他們會回避一切讓他們痛苦的事情。當開朗型的員工做 錯事,要批評他們時,要采取“三明治”的方式。
在批評心理學中,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 象,稱之為“三明治效應”。這種現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層總是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 或積極面,中間這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第三層總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使之 回味無窮。
對于開朗型的人,如果不采取這種方式,批評等于沒有批評,他們根本不吃這一套的。開朗型 的人是回避痛苦的事情的,如果直接批評他們,他們看似低頭不語,在心理上卻樹起了防衛的機 制,不是心里偷偷地進行反抗,就是開始溜號,去想著別的快樂的事情了??赡軙胱蛱炀蹠系?高興的事,想著今天下班再去哪里玩。任憑你氣急敗壞地說,他們可能一點也沒有往心里去。
所以,對于開朗型員工,在批評時,一定要采取“三明治”的批評方法,先說些親切關懷贊美之 類的話,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也就是先用好話來“敲門”,打開他的心門之后,再轉到要批評的 事情上來,這時就好像已經進入了他的家門一樣,他無法再關門不讓你進,你的話就說到了他的心 里了。
在某公司有這樣一位“開心果”,每天跟同事們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地叫著,跟大家打得火熱。整天想盡辦法捉弄別人,制造笑料。這個人時間觀念不強,經常踩著鐘點進辦公室,很少 有早到的時候。有一次老板告訴前臺說,如果他再遲到就提醒他一下。可是前臺跟老板訴苦 說:“他遲到了,我告訴他說他已經遲到兩次了。他說'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遲到嘛’,我 說'遲到要罰錢的',他回答說'不就罰錢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這樣的員工有點太無組織無紀律了,老板立刻把他叫進辦公室,說道:“你半個月內遲到 了三次,我知道你愿意接受罰款,可是我們的目的不是罰款,而是要告誡員工有組織和紀律。 你想過你這樣會對其他員工有什么不良影響嗎?”
他低頭,不吭聲。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如果沒有制度約束,上班想啥時候來就啥時候來,想啥時候 走就啥時候走,那這公司不是成了 一盤散沙了嗎……”
那個員工不吭聲,偶爾看老板兩眼,然后再低下頭去。老板以為他在認真地聽著,誰知道 老板從側面發現他在咧著嘴笑著。老板立刻火了,拍了一下桌子:“你在干什么呢?笑什 么笑!"
“領導,我發現你說話的樣子太像《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里的一個人啦! ”然后,他竟然 肆無忌憚地大笑了起來,氣得老板臉發綠。一個關于遲到的批評最后竟然以搞笑的方式 收場。
對于這種員工的批評,如果換一種方法,可能就能實現批評的效果??吹剿t到,可以把 他單獨叫進辦公室,快樂地打著招呼:“小伙子,氣色不錯呀,上班前精心打扮了吧!”這種語 氣他會很容易接受,可能會答道:“天生麗質,不用打扮就這么帥!”
“如果不是因為化妝打扮浪費了時間,下次你可要早點到,這半個月你遲到三次了。如果 下次再遲到,我就帶大家在門口迎接你,讓你粉墨登場。”
聽到這句話,他有可能不吭聲了。
“沒事了,你這個年輕人表現得還是不錯的,辦公室要是沒有你,真是失去了很多快樂,下 次早點來,爭取表現得更好些?;厝スぷ靼?,我還在等著你的新方案呢,上次那個做得不 錯喲!”
這種“三明治”的批評方法,他們會很受用的,比一臉嚴肅的批評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要對 開朗型員工有效管理,就要釆取“三明治”的做法。
- 展開全文
開朗型員工對于調節公司的氣氛很有作用,有如房間的加濕器能緩解干燥一樣,他們能把沉 悶的辦公室的氣氛調動起來。智慧型的員工,給他們一個單獨的辦公環境,與大家隔離開來,這樣 對他們可以作為一種獎賞。但是若是開朗型員工,這樣做無異于懲罰他。他想和大家一起辦公, 最好是沒有阻攔,然后大家一起吃飯,一起聊天聚會。他們喜歡熱鬧,把他獨自一個人關在一邊, 可能會把他們憋瘋。所以說,對于開朗型的員工,在座位安排上不要讓他遠離大部分的同事。如 果是一個大的辦公室,在安排座位時,可以讓他坐在中間位置,他會把辦公室搞得很激情、很活躍。
開朗型員工是一個“人來瘋”,需要得到群體的認可,這才能帶給他安全感。在一個公司之 中,他最大的安全感不是領導的認可和贊賞,而是同事們的歡迎。在他們看來,領導無非是分配任 務給他們施加壓力,而同事才能給他帶來快樂。開朗型的員工最希望得到的結果不是領導的夸獎 “你真能干”,而是來自同事們的稱贊:“你做得很出色,我真高興和你在一起工作,太有意思了。” 他為此會沾沾自喜。
如果他們對工作很感興趣的話,他們喜歡的是做的過程,喜歡和同事們在一起工作時的快樂 感覺。在他們眼中,過程比結果重要。這一點與成就型的人相反,成就型的人只看重結果,不在乎 過程是快樂是痛苦,有時甚至都不在乎手段是否正當。

開朗型員工是“點子大王”,他們思維活躍,腦子里總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作為領導,要意 識到他們這種優點,盡量地開發利用。如果有一個項目,大家都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發展,覺得沒 有實施的可能性時,不妨聽聽開朗型員工的建議,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無拘無束。遇 到事情,可能會想出一堆方法來。領導不可能全盤接受,但是可以從他們這些想法之中,找一條思 路出來,沒準就能把問題解決掉了。
開朗型人的人生目的就是追求快樂,他們會回避一切讓他們痛苦的事情。當開朗型的員工做 錯事,要批評他們時,要采取“三明治”的方式。
在批評心理學中,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 象,稱之為“三明治效應”。這種現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層總是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 或積極面,中間這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第三層總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使之 回味無窮。
對于開朗型的人,如果不采取這種方式,批評等于沒有批評,他們根本不吃這一套的。開朗型 的人是回避痛苦的事情的,如果直接批評他們,他們看似低頭不語,在心理上卻樹起了防衛的機 制,不是心里偷偷地進行反抗,就是開始溜號,去想著別的快樂的事情了。可能會想昨天聚會上的 高興的事,想著今天下班再去哪里玩。任憑你氣急敗壞地說,他們可能一點也沒有往心里去。
所以,對于開朗型員工,在批評時,一定要采取“三明治”的批評方法,先說些親切關懷贊美之 類的話,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也就是先用好話來“敲門”,打開他的心門之后,再轉到要批評的 事情上來,這時就好像已經進入了他的家門一樣,他無法再關門不讓你進,你的話就說到了他的心 里了。
在某公司有這樣一位“開心果”,每天跟同事們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地叫著,跟大家打得火熱。整天想盡辦法捉弄別人,制造笑料。這個人時間觀念不強,經常踩著鐘點進辦公室,很少 有早到的時候。有一次老板告訴前臺說,如果他再遲到就提醒他一下??墒乔芭_跟老板訴苦 說:“他遲到了,我告訴他說他已經遲到兩次了。他說'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遲到嘛’,我 說'遲到要罰錢的',他回答說'不就罰錢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這樣的員工有點太無組織無紀律了,老板立刻把他叫進辦公室,說道:“你半個月內遲到 了三次,我知道你愿意接受罰款,可是我們的目的不是罰款,而是要告誡員工有組織和紀律。 你想過你這樣會對其他員工有什么不良影響嗎?”
他低頭,不吭聲。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如果沒有制度約束,上班想啥時候來就啥時候來,想啥時候 走就啥時候走,那這公司不是成了 一盤散沙了嗎……”
那個員工不吭聲,偶爾看老板兩眼,然后再低下頭去。老板以為他在認真地聽著,誰知道 老板從側面發現他在咧著嘴笑著。老板立刻火了,拍了一下桌子:“你在干什么呢?笑什 么笑!"
“領導,我發現你說話的樣子太像《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里的一個人啦! ”然后,他竟然 肆無忌憚地大笑了起來,氣得老板臉發綠。一個關于遲到的批評最后竟然以搞笑的方式 收場。
對于這種員工的批評,如果換一種方法,可能就能實現批評的效果。看到他遲到,可以把 他單獨叫進辦公室,快樂地打著招呼:“小伙子,氣色不錯呀,上班前精心打扮了吧!”這種語 氣他會很容易接受,可能會答道:“天生麗質,不用打扮就這么帥!”
“如果不是因為化妝打扮浪費了時間,下次你可要早點到,這半個月你遲到三次了。如果 下次再遲到,我就帶大家在門口迎接你,讓你粉墨登場。”
聽到這句話,他有可能不吭聲了。
“沒事了,你這個年輕人表現得還是不錯的,辦公室要是沒有你,真是失去了很多快樂,下 次早點來,爭取表現得更好些。回去工作吧,我還在等著你的新方案呢,上次那個做得不 錯喲!”
這種“三明治”的批評方法,他們會很受用的,比一臉嚴肅的批評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要對 開朗型員工有效管理,就要釆取“三明治”的做法。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