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有多暗,光就有多亮—淺談我的四號社群型
27種性格類型書中寫道—4號社群型關鍵詞:羞恥
他們終日與痛苦為伴,百毒不侵、刀槍不入…...
他們是一群自怨自艾的人,總是淚眼婆娑;
總是會低估自己、不如別人,總是傾向于咽下自己的怨狠,而不是發泄到所愛之人身上;
在被放大是情感依賴的作用下,他們學會了吸收自己的攻擊性……
讀完書上這樣寫社群四,聽著裴導講的微課,在書桌前獨坐兩個多小時,我終于鼓起勇氣來寫一寫曾經不能提及和面對的自己……
曾經一度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是世界上最差的人,甚至都不該活在這個世界,應該是最有社交恐懼的人,但自己一個人獨處又毫無價值感!
讓自己比較舒適的狀態、喜歡的場景,是帶著羞恥感走到群體中,雖不能像社交達人那樣揮灑自如、口吐蓮花般的接人待物,但起碼在人前的形象、氣質還算是得體的,對每一個人都和藹可親、優雅、積極、笑臉相迎。
常常游走在集體的邊緣,如同丑小鴨般仰望著那些白天鵝舉杯換盞、輕松自由的社交,看上去他們都非常有才華、見多識廣、智慧超人;再看看自己簡直無法形容…...
要是能像悟空那樣會變多好,把自己變成蜜蜂、變的讓別人看不到自己…...
越是這樣想越被自己捆綁,連說話都很困難;越怕說錯話越會說錯,經常詞不達意,甚至適得其反。表面看上去很平靜的樣子,其實心中早已波濤洶涌。
以前也是完全不知道的,在外人面前內心深處始終是鄙視自己的,為了掩蓋自己的自卑越發積極的參與活動……
進入社群初期會把他人當神般的仰望,深入看清后,又會心生失望、原來他人只不過是帶了面具、化了妝、整過容的凡夫俗子,而且表里不一、全都不真實,白白辜負了我的一片赤誠之心,社會太復雜了……傷心、失望時非常挑剔指責,追求完美,黑白分明;
自認為很失敗社交讓自己心生怨恨,怨自己無能,回到家后會有無名之火洶涌而至,想爆發又想壓制,常讓家人感到莫名其妙,面對家人,發泄情緒,又后悔,自責。
因當年被窗簾的制作效果和色彩吸引,而辭職開始從事窗簾行業,到現在有20多年時間,又在打造軟裝設計,盡管從事這么多年,依然覺得自己很差,竟然做到了最差……
學習禪舞幾年來(當年也是被動學),從不敢學、不敢跳、到慢慢登臺幾人、幾十人、幾百人、上千人的舞臺表演,但內心始終還是認為跳的不夠好,學的不夠精,比別人差遠了……
在手工制作上也差遠了,比如:之前縫制了幾個布藝柿子,當我發到朋友圈之后,好多朋友都喜歡,找我定制,但心生慚愧總覺得做的不好……插花也做的不好….
每當這種時候,我的心里除了歡喜,更多的是羞愧。
因為內心深處覺得永遠比不上別人,我做的不夠好,一定還有更好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時候也會激勵自己,要做的更好,做的更完美更快、更有價值……
但終究還是被自己打倒了:我不行,我好差……
反反復復一直如此。
最后把自己打擊的什么也做不好了、做不成了……
直到裴宇晶導師講社群四,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會在外面和家里是兩個模樣,終于找到了自己。原來自己竟然是社群四,不是我不好,是社群四的模式認為我不好。也明白了同樣是四號,為什么差距那么巨大?
四號連接著一號和二號
有時候是二號狀態:放松、樂于助人、積極、樂觀、輕松、我很擁有……有時候會呈現一號特質:追求完美、挑剔、黑白分明……
但那種狀態是短暫的,主型的原因會自我指責,自我攻擊。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可是我的主型四號追求真實的自己,從來不會放過自己,時時刻刻,不會原諒自己,似乎成了我每天的功課;
除此以外,每時每刻圍繞著我的還有羞愧。
直到遇見了九芒星九型人格,遇見了裴老師,我才知道,不是我一個人是這個樣子,這是社群四的模式。
我還知道了,影有多暗,光就有多亮。
裴老師經常說四號是牡蠣,吞進去沙子,吐出來珍珠。
社群四呢,一直在吞沙子,慢慢醞釀,有朝一日,吐出最璀璨的珍珠!
- 展開全文
影有多暗,光就有多亮—淺談我的四號社群型
27種性格類型書中寫道—4號社群型關鍵詞:羞恥
他們終日與痛苦為伴,百毒不侵、刀槍不入…...
他們是一群自怨自艾的人,總是淚眼婆娑;
總是會低估自己、不如別人,總是傾向于咽下自己的怨狠,而不是發泄到所愛之人身上;
在被放大是情感依賴的作用下,他們學會了吸收自己的攻擊性……
讀完書上這樣寫社群四,聽著裴導講的微課,在書桌前獨坐兩個多小時,我終于鼓起勇氣來寫一寫曾經不能提及和面對的自己……
曾經一度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是世界上最差的人,甚至都不該活在這個世界,應該是最有社交恐懼的人,但自己一個人獨處又毫無價值感!
讓自己比較舒適的狀態、喜歡的場景,是帶著羞恥感走到群體中,雖不能像社交達人那樣揮灑自如、口吐蓮花般的接人待物,但起碼在人前的形象、氣質還算是得體的,對每一個人都和藹可親、優雅、積極、笑臉相迎。
常常游走在集體的邊緣,如同丑小鴨般仰望著那些白天鵝舉杯換盞、輕松自由的社交,看上去他們都非常有才華、見多識廣、智慧超人;再看看自己簡直無法形容…...
要是能像悟空那樣會變多好,把自己變成蜜蜂、變的讓別人看不到自己…...
越是這樣想越被自己捆綁,連說話都很困難;越怕說錯話越會說錯,經常詞不達意,甚至適得其反。表面看上去很平靜的樣子,其實心中早已波濤洶涌。
以前也是完全不知道的,在外人面前內心深處始終是鄙視自己的,為了掩蓋自己的自卑越發積極的參與活動……
進入社群初期會把他人當神般的仰望,深入看清后,又會心生失望、原來他人只不過是帶了面具、化了妝、整過容的凡夫俗子,而且表里不一、全都不真實,白白辜負了我的一片赤誠之心,社會太復雜了……傷心、失望時非常挑剔指責,追求完美,黑白分明;
自認為很失敗社交讓自己心生怨恨,怨自己無能,回到家后會有無名之火洶涌而至,想爆發又想壓制,常讓家人感到莫名其妙,面對家人,發泄情緒,又后悔,自責。
因當年被窗簾的制作效果和色彩吸引,而辭職開始從事窗簾行業,到現在有20多年時間,又在打造軟裝設計,盡管從事這么多年,依然覺得自己很差,竟然做到了最差……
學習禪舞幾年來(當年也是被動學),從不敢學、不敢跳、到慢慢登臺幾人、幾十人、幾百人、上千人的舞臺表演,但內心始終還是認為跳的不夠好,學的不夠精,比別人差遠了……
在手工制作上也差遠了,比如:之前縫制了幾個布藝柿子,當我發到朋友圈之后,好多朋友都喜歡,找我定制,但心生慚愧總覺得做的不好……插花也做的不好….
每當這種時候,我的心里除了歡喜,更多的是羞愧。
因為內心深處覺得永遠比不上別人,我做的不夠好,一定還有更好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時候也會激勵自己,要做的更好,做的更完美更快、更有價值……
但終究還是被自己打倒了:我不行,我好差……
反反復復一直如此。
最后把自己打擊的什么也做不好了、做不成了……
直到裴宇晶導師講社群四,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會在外面和家里是兩個模樣,終于找到了自己。原來自己竟然是社群四,不是我不好,是社群四的模式認為我不好。也明白了同樣是四號,為什么差距那么巨大?
四號連接著一號和二號
有時候是二號狀態:放松、樂于助人、積極、樂觀、輕松、我很擁有……有時候會呈現一號特質:追求完美、挑剔、黑白分明……
但那種狀態是短暫的,主型的原因會自我指責,自我攻擊。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可是我的主型四號追求真實的自己,從來不會放過自己,時時刻刻,不會原諒自己,似乎成了我每天的功課;
除此以外,每時每刻圍繞著我的還有羞愧。
直到遇見了九芒星九型人格,遇見了裴老師,我才知道,不是我一個人是這個樣子,這是社群四的模式。
我還知道了,影有多暗,光就有多亮。
裴老師經常說四號是牡蠣,吞進去沙子,吐出來珍珠。
社群四呢,一直在吞沙子,慢慢醞釀,有朝一日,吐出最璀璨的珍珠!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