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世界中,我偶然邂逅了一句極為貼切的描述:INFP人格類型的人,宛如“精神層面的豌豆公主”。即便隔著層層厚實的被褥,他們也能敏銳地察覺到豌豆的存在,而這份微妙的不適感,往往會觸發內心的負面情緒。對他們而言,沒有豌豆的干擾,才是最愜意的狀態,我將其定義為“絕對的自由”。

我有幸體驗過兩次這樣的自由時刻。
第一次,是在我休整一年的間隙。那段時間,我逐漸領悟到一個道理:我首要的任務是確保自己的生存,其余的一切都是附加的。我不再盲目遵循社會的主流標準,發現天并未因此塌下,我依然活得好好的。我意識到,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生存下去,并找到那件自己最熱愛、雖平凡卻意義非凡的事情,這才是生命本真的模樣。因此,我的情緒不再輕易受他人左右,他們無法再用“工作好壞、薪資高低、是否失業”等標準來評判我。
第二次自由,則是在一段冷戰期間。我并未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渦,反而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如果獨自一人,我會將所有時間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中,不再過多顧及。我拍寫真、會友、獨自逛小店、嘗試各種運動。長時間的相處后,若仍陷入冷戰,只能說明有些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而如果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我改變自己,那對INFP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兩次自由時光,是我情緒最為穩定的時期?;蛟S可以說明,當INFP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并獨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們是最快樂的。然而,后來我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與冷戰的對象也和解了。這看似是對現實的妥協,實則是心態的轉變,我重新回到了“與現實抗爭,尋求自我和諧”的狀態。這種感覺,就像是我意外找到了心中的自由,但需要在各種現實情況中修煉,以期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迅速調整狀態。
與那些“豌豆”和平共處,確實不易。
重新上班后,我依然要面對那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它們反復出現,試圖讓我給出不同的答案。比如,由于時間緊迫等原因,某項工作的出錯率本就很高,卻仍被反復提及,指出大家的錯誤。這讓我既羞愧又憤怒。我渴望聽到同事們豁達地說這很正常,或者以輕松的語氣調侃一句。我做不到如此豁達,所以我希望別人能讓我感到安心。
重新回到關系中,那些難以磨合的部分,或是性格中自帶的不和之處,依然會被我感知,并時不時地刺痛我。比如,我不想聽那些“義正言辭”的訓誡,我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被接納的、有缺點和不足的人。那些話幾乎讓我進入應激狀態。多次情緒激動都無濟于事,畢竟,“講道理”的人怎會覺得自己有問題呢?同時,我也意識到,既然我不希望被改變,那么“改變別人”本身就是一件不正當且主觀的事情。
目前,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是,我不再去直接面對那些他人給出的評價、觀點、建議或意見。當自己開始評判對錯時,我轉而關注他們的動機。當下能做什么就立刻去做,如果沒有可以立即執行的行動,我就將這些“需要改進”的事情留到未來處理,“到時候再說”。我不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的錯誤和不足,而是應該讓未來充滿希望,讓當下充滿活力。
比如,在面對對已完成工作的“批評”時,我可以不再糾結于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我只需要提醒未來的自己,如果當下能夠修正,就立刻行動,讓事情順利完成,并快速總結經驗。比如,我不再去對抗那些“義正言辭”,而是愿意思考每一個點,是否可以嘗試、行動或改變。如果可以,就立刻去做;如果不可以,就給出理由。這不是他們布置的“任務”,而是人生體驗卡的提示,你愿不愿意引入一個新變量?
很多時候,我依然憑感覺行事。我不愿意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但也不害怕勇敢嘗試和承擔責任。比如,當幾個小伙伴一起出去旅游的攻略落到我頭上時,比如需要與陌生人交流時,我不再下意識地后退,比如我雖然不敢開車并希望自己一直不開車,但我也愿意嘗試。嘗試做攻略、嘗試交流、嘗試開車,體驗一次、兩次、三次,總能收獲一些感受和經驗。哪怕做得不夠好甚至失敗,我也能知道何為“承擔后果”。
如果有第三次徹底的自由,我希望我能不再需要上班,不再面對那些不合理的存在,而是在別的地方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加獨立于他人,特別是身邊人的評價體系之外。在“徹底自由”到來之前,與豌豆相處,我期待的不再僅僅是豌豆的消失,而是不懼怕豌豆的存在,不懼怕豌豆數量的增多。我要去端詳、消磨甚至碾碎那些豌豆。
- 展開全文
在網絡世界中,我偶然邂逅了一句極為貼切的描述:INFP人格類型的人,宛如“精神層面的豌豆公主”。即便隔著層層厚實的被褥,他們也能敏銳地察覺到豌豆的存在,而這份微妙的不適感,往往會觸發內心的負面情緒。對他們而言,沒有豌豆的干擾,才是最愜意的狀態,我將其定義為“絕對的自由”。

我有幸體驗過兩次這樣的自由時刻。
第一次,是在我休整一年的間隙。那段時間,我逐漸領悟到一個道理:我首要的任務是確保自己的生存,其余的一切都是附加的。我不再盲目遵循社會的主流標準,發現天并未因此塌下,我依然活得好好的。我意識到,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生存下去,并找到那件自己最熱愛、雖平凡卻意義非凡的事情,這才是生命本真的模樣。因此,我的情緒不再輕易受他人左右,他們無法再用“工作好壞、薪資高低、是否失業”等標準來評判我。
第二次自由,則是在一段冷戰期間。我并未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渦,反而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如果獨自一人,我會將所有時間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中,不再過多顧及。我拍寫真、會友、獨自逛小店、嘗試各種運動。長時間的相處后,若仍陷入冷戰,只能說明有些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而如果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我改變自己,那對INFP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兩次自由時光,是我情緒最為穩定的時期?;蛟S可以說明,當INFP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并獨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們是最快樂的。然而,后來我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與冷戰的對象也和解了。這看似是對現實的妥協,實則是心態的轉變,我重新回到了“與現實抗爭,尋求自我和諧”的狀態。這種感覺,就像是我意外找到了心中的自由,但需要在各種現實情況中修煉,以期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迅速調整狀態。
與那些“豌豆”和平共處,確實不易。
重新上班后,我依然要面對那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它們反復出現,試圖讓我給出不同的答案。比如,由于時間緊迫等原因,某項工作的出錯率本就很高,卻仍被反復提及,指出大家的錯誤。這讓我既羞愧又憤怒。我渴望聽到同事們豁達地說這很正常,或者以輕松的語氣調侃一句。我做不到如此豁達,所以我希望別人能讓我感到安心。
重新回到關系中,那些難以磨合的部分,或是性格中自帶的不和之處,依然會被我感知,并時不時地刺痛我。比如,我不想聽那些“義正言辭”的訓誡,我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被接納的、有缺點和不足的人。那些話幾乎讓我進入應激狀態。多次情緒激動都無濟于事,畢竟,“講道理”的人怎會覺得自己有問題呢?同時,我也意識到,既然我不希望被改變,那么“改變別人”本身就是一件不正當且主觀的事情。
目前,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是,我不再去直接面對那些他人給出的評價、觀點、建議或意見。當自己開始評判對錯時,我轉而關注他們的動機。當下能做什么就立刻去做,如果沒有可以立即執行的行動,我就將這些“需要改進”的事情留到未來處理,“到時候再說”。我不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的錯誤和不足,而是應該讓未來充滿希望,讓當下充滿活力。
比如,在面對對已完成工作的“批評”時,我可以不再糾結于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我只需要提醒未來的自己,如果當下能夠修正,就立刻行動,讓事情順利完成,并快速總結經驗。比如,我不再去對抗那些“義正言辭”,而是愿意思考每一個點,是否可以嘗試、行動或改變。如果可以,就立刻去做;如果不可以,就給出理由。這不是他們布置的“任務”,而是人生體驗卡的提示,你愿不愿意引入一個新變量?
很多時候,我依然憑感覺行事。我不愿意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但也不害怕勇敢嘗試和承擔責任。比如,當幾個小伙伴一起出去旅游的攻略落到我頭上時,比如需要與陌生人交流時,我不再下意識地后退,比如我雖然不敢開車并希望自己一直不開車,但我也愿意嘗試。嘗試做攻略、嘗試交流、嘗試開車,體驗一次、兩次、三次,總能收獲一些感受和經驗。哪怕做得不夠好甚至失敗,我也能知道何為“承擔后果”。
如果有第三次徹底的自由,我希望我能不再需要上班,不再面對那些不合理的存在,而是在別的地方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加獨立于他人,特別是身邊人的評價體系之外。在“徹底自由”到來之前,與豌豆相處,我期待的不再僅僅是豌豆的消失,而是不懼怕豌豆的存在,不懼怕豌豆數量的增多。我要去端詳、消磨甚至碾碎那些豌豆。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