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獨立感強的5號,順著他的興趣來說話
和九型人格中的其他人格類型相比,5號觀察者可以說是最不喜歡人際交往的人格類型。他 們性情安靜,喜歡獨處。對于他們來說,沒人的時候,感情會更豐富。他們認為,孤獨是他們獲得 豐富個人生活的基礎。當他們置身于人際交往之中時,他們常常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害怕他人侵 犯自己的私密空間,因此他們總是有意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營造距離感,努力將自己置于一個旁觀 者的位置,清醒地觀察他人的行為,分析每一個人行為背后的動機,并做出正確的判斷。
為了保證自己的獨立性,5號觀察者習慣在與他人溝通時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不太注意別 人的感受。因此,大多數時候,5號觀察者與人交流的語氣是非常平板和沒有感情色彩的,非常有 條理,而且言簡意賅,絕不多說一個字。尤其是當他們對對方的話題不感興趣的時候,更是惜字如 金,很少發表意見,即便有,也是敷衍性地說幾句套話。
但是,如果5號觀察者在溝通中遇到了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則不再沉默寡言,就會變得滔滔不絕,甚至主動找別人聊天,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收料”。只要對方在簡短的幾句話中有獨特見地, 就會吸引他們對其產生興趣,但當他們收夠“料”后,或者不能在對方的身上找到新知識時,態度 就會冷淡下來,不再說話。不過,有時候,5號觀察者的沉默未必是拒絕,也許是在仔細地品味。
5號觀察者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因此他們對肢體語言非常敏感,如果你沒有表現出很感興趣 的樣子,他們就會退縮并將自己封閉在內心的世界里,使你們的溝通變得很困難。這時,人們需要 在尊重5號觀察者獨立性的基礎上,順著他們的興趣說話,這樣往往能激發他們溝通的欲望。
2、 用熱情融化5號的冷漠
5號觀察者注重個人的私密性,他們努力營造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個人空間,在這個空間里, 他們感情豐富,腦子里充滿了快樂的空想和有趣的問題。一旦他們進入到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注 意力就集中在對自我隱私的保護和對他人的防御上,他們總是感覺受到威脅,所以很難在別人面 前表現出真正的自我。他們只有站在旁觀者的位置時,內心的恐懼感才會有所降低。因此5號觀 察者總給人一種冷漠的感覺。
5號觀察者的冷漠并不是他們無情的象征,而是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感情。即便他們內心已 是情緒激蕩,表面上也會顯得不動聲色。因此,人們在與5號觀察者相處時,要學會習慣他們的冷 漠,要以更熱情的態度去對待他們,激發他們內心的熱情,増強他們的主動性。
曾經有一個5號觀察者這樣描述自己的住院經歷:
有一次我因為生了很嚴重的病而住進醫院,全身不能動彈,終日躺在床上。我絕望極了, 總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死了,感到痛苦萬分。我住的病房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見外面的 世界,我的室友的床就靠著窗。他看我全身不能動彈,于是便努力給我解悶。他每天下午可 以在床上坐一個小時,每次坐起來的時候,他都會描繪窗外的景致給我聽。從窗口可以看到 公園的湖,湖內有鴨子和天鵝,孩子們在那兒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輕的戀人在樹下攜手散 步,人們在綠草如茵的地方玩球、嬉戲。
我靜靜地聽著,享受著每一分鐘。室友的訴說幾乎使我感覺到自己親眼目睹了外面發生 的一切,我忽然感到生命非常美好。
某天夜里,室友因為搶救無效去世,我搬到了靠窗的位置。當我用胳膊撐起自己,吃力地 往窗外張望時,才發現窗外是一堵空白的墻,我愕然了,但我被室友積極的生活態度所感染, 開始樂觀地看待生活,我的身體也漸漸好轉了。
故事中“我”化解了內心的冷漠,學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并最終用熱情幫助自己的身體更 快恢復。由此可見,熱情具有激發生命活力的力量。美國著名現代舞蹈家瑪莎•格雷厄姆將熱情 理解為:“一種生機,一種生命力,一種貫穿于自我的令人振奮的東西。”在人際交往中,熱情的態 度是獲得他人信任、維持友誼的關鍵。
5號觀察者多是面冷心熱的人,他們面對人群表達自己時往往有困難,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 感,因此總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然而,人們不要被他們的冷漠嚇倒,而要表現出親切的善意, 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去感染他們,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情。
3、對注重隱私的5號,要親密有間
5號觀察者就像是一位冷眼旁觀的裁判,用他的世界觀來替整個世界做出評斷。他們的性格 如果用一種顏色表示的話,應該是灰色。他們像灰色一樣無所不包,也像灰色一樣低調不張揚,還 像灰色一樣與周圍的世界保持距離。他們總是一副不愿意與別人“深交”的樣子,保持一種“君子 之交淡如水”的習慣。有些人看不慣觀察者的交往藝術,認為這是冷漠。其實,這恰恰是觀察者深 諳與人交往藝術的地方,因為保持距離是一種安全,也是讓友誼長久的“保鮮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5號觀察者之所以要和他人保持距離,是因為注重個人私密性的他們害怕自己在和他人的接觸中產生太多的情緒感受。他們認為擁有情緒、會表達情緒、會變得情緒 化的人就是“不正常”的人,唯有理智、客觀的人才是“正常人”。所以他們總是逃避人際關系,避 免介入感情太深,不喜歡情感上的牽累,認為愛或憎會帶來煩惱,他們覺得滿足別人的期望及投入 一段情感關系都是負累和約束,這會打擾自己的情緒和思想世界。
因此,人們在與5號觀察者相處時,要注意保持距離,尊重他們的個人私密空間,做到親密有 間地交往,才能贏得他們長久的信任。

4、 在迷戀知識的5號面前做個博學的人
5號觀察者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問題都能通過知識來解決,為了避免自己陷入無知、無能的困 境,他們總是在不斷地學習各種知識。也就是說,5號觀察者總是對自己說:“當我成為某個方面 的專家時,我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5號觀察者對知識的渴求成了一種推動力,不斷推動他們鉆研各種學術或研究各種原理。同 時,他們對于知識的探求又不是那種同時對很多領域產生興趣、一頭扎進書本的方式,他們往往是 在現實中經歷了某些事件,并在事件中發現了自己原本沒有接觸過的情況,包括出現了以往沒有 體驗過的情緒、情感的時候,他們就會對這份原本沒有過的體會產生疑問。此時他們就會產生一 種因“自己不了解”而空虛的感覺,進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搜尋與那些情況相關的一切資料,潛心 研究。他們會把資料看作是最有價值的物件珍藏起來,久而久之養成了收藏圖書的習慣。
他們熱衷于追求有深度的知識,越深刻、越抽象的東西,他們越喜歡分析。只要人們略加觀 察,就會發現你身邊的5號觀察者不是躲在大學或者科研機構中埋頭搞研究,就是沉迷于那些厚 的像磚頭一樣的典籍中難以自拔,總之,他們的生活總是圍著知識轉。
5號觀察者追求知識,也崇拜有知識的人,因此,你可以努力在5號觀察者面前做個博學的人, 獲得他們的認同,快速拉近你們的距離。
5、 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識破5號的旁觀心理
5號觀察者是非常理性的,他們有時候嚴謹得像一臺電腦或機器。感情極少外露的他們,一 生都在進行感性與理性的博弈。
5號觀察者對理性的關注使得他們善于觀察,他們敏銳的神經能讓他們準確地捕捉到有用的 信息,他們的觸角多得幾乎可以深入到任何角落。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喜歡總結就是觀察者最好 的寫照。他們總是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通過縝密地思考,然后客觀地下結論。觀察者的 成功多半歸于他們喜歡觀察和思考的個性。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應者云集,其中多為高學歷、多證書、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
經過三輪淘汰,還剰11個求職者,最終將留用6人。第四輪總裁親自面試,可奇怪的是, 面試現場出現了 12名求職者。總裁問:“誰不是應聘的?”坐在最后一排的男子一下站了起 來:“先生,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在場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門口閑 看的老頭子。總裁饒有興趣地問:“你連第一關都過不了,來這兒又有什么意義呢?”男子說: “我掌握了很多財富,我本人即是財富。”大家又一次笑了,覺得此人不是太狂妄,就是腦子有 毛病。男子接著說:“我只有一個本科學歷,一個中級職稱,但我有11年的工作經驗,曾在18 家公司任過職……”
總裁打斷他:“你的學歷、職稱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錯,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 我不欣賞。”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沒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閉了。”在場的人第三 次笑了,其中一個人說:“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認為這是我的財富!我不倒 霉,我只有31歲。”
這時,站在門口的老頭子走了進來,給總裁倒茶。男子繼續說:“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與同事努力挽救那些公司,雖然不成功,但我從那些失敗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很多人只 有成功的經驗,而我,有避免錯誤與失敗的經驗!”
男子離開座位,一邊轉身一邊說:“我深知,成功的經驗■大抵相似,而失敗的原因各不相 同。與其用11年學習成功的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去研究錯誤與失敗;別人成功的經歷很 難成為我們的財富,但別人的失敗過程一定是!”
男子臨出門時,忽然回過頭說:“這11年的經歷,培養和鍛煉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洞 察力。舉個例子吧,真正的考官并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人。”
全場11名求職者一片嘩然,驚愕地盯著倒茶的老人。老人笑了:“很好!你第一個被錄 取了,因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為何失敗。”
可以說,這個故事中的真正考官一《茶的老人就是一個典型的5號觀察者,他喜歡站在旁 觀者的角度來觀察求職者的行為就很好地證明了這點。這位求職成功的男子不一定是5號觀察 者,但他身上具備了觀察者的優勢——敏銳的觀察力,這正是觀察者所欣賞的特點。
由此可知,面對擅長觀察的觀察者,你也需要具備“明察秋毫”的眼睛與縝密思考的心思,才 能贏得他們的信任,走進他們的世界。
- 展開全文
1、 對獨立感強的5號,順著他的興趣來說話
和九型人格中的其他人格類型相比,5號觀察者可以說是最不喜歡人際交往的人格類型。他 們性情安靜,喜歡獨處。對于他們來說,沒人的時候,感情會更豐富。他們認為,孤獨是他們獲得 豐富個人生活的基礎。當他們置身于人際交往之中時,他們常常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害怕他人侵 犯自己的私密空間,因此他們總是有意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營造距離感,努力將自己置于一個旁觀 者的位置,清醒地觀察他人的行為,分析每一個人行為背后的動機,并做出正確的判斷。
為了保證自己的獨立性,5號觀察者習慣在與他人溝通時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不太注意別 人的感受。因此,大多數時候,5號觀察者與人交流的語氣是非常平板和沒有感情色彩的,非常有 條理,而且言簡意賅,絕不多說一個字。尤其是當他們對對方的話題不感興趣的時候,更是惜字如 金,很少發表意見,即便有,也是敷衍性地說幾句套話。
但是,如果5號觀察者在溝通中遇到了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則不再沉默寡言,就會變得滔滔不絕,甚至主動找別人聊天,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收料”。只要對方在簡短的幾句話中有獨特見地, 就會吸引他們對其產生興趣,但當他們收夠“料”后,或者不能在對方的身上找到新知識時,態度 就會冷淡下來,不再說話。不過,有時候,5號觀察者的沉默未必是拒絕,也許是在仔細地品味。
5號觀察者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因此他們對肢體語言非常敏感,如果你沒有表現出很感興趣 的樣子,他們就會退縮并將自己封閉在內心的世界里,使你們的溝通變得很困難。這時,人們需要 在尊重5號觀察者獨立性的基礎上,順著他們的興趣說話,這樣往往能激發他們溝通的欲望。
2、 用熱情融化5號的冷漠
5號觀察者注重個人的私密性,他們努力營造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個人空間,在這個空間里, 他們感情豐富,腦子里充滿了快樂的空想和有趣的問題。一旦他們進入到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注 意力就集中在對自我隱私的保護和對他人的防御上,他們總是感覺受到威脅,所以很難在別人面 前表現出真正的自我。他們只有站在旁觀者的位置時,內心的恐懼感才會有所降低。因此5號觀 察者總給人一種冷漠的感覺。
5號觀察者的冷漠并不是他們無情的象征,而是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感情。即便他們內心已 是情緒激蕩,表面上也會顯得不動聲色。因此,人們在與5號觀察者相處時,要學會習慣他們的冷 漠,要以更熱情的態度去對待他們,激發他們內心的熱情,増強他們的主動性。
曾經有一個5號觀察者這樣描述自己的住院經歷:
有一次我因為生了很嚴重的病而住進醫院,全身不能動彈,終日躺在床上。我絕望極了, 總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死了,感到痛苦萬分。我住的病房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見外面的 世界,我的室友的床就靠著窗。他看我全身不能動彈,于是便努力給我解悶。他每天下午可 以在床上坐一個小時,每次坐起來的時候,他都會描繪窗外的景致給我聽。從窗口可以看到 公園的湖,湖內有鴨子和天鵝,孩子們在那兒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輕的戀人在樹下攜手散 步,人們在綠草如茵的地方玩球、嬉戲。
我靜靜地聽著,享受著每一分鐘。室友的訴說幾乎使我感覺到自己親眼目睹了外面發生 的一切,我忽然感到生命非常美好。
某天夜里,室友因為搶救無效去世,我搬到了靠窗的位置。當我用胳膊撐起自己,吃力地 往窗外張望時,才發現窗外是一堵空白的墻,我愕然了,但我被室友積極的生活態度所感染, 開始樂觀地看待生活,我的身體也漸漸好轉了。
故事中“我”化解了內心的冷漠,學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并最終用熱情幫助自己的身體更 快恢復。由此可見,熱情具有激發生命活力的力量。美國著名現代舞蹈家瑪莎•格雷厄姆將熱情 理解為:“一種生機,一種生命力,一種貫穿于自我的令人振奮的東西。”在人際交往中,熱情的態 度是獲得他人信任、維持友誼的關鍵。
5號觀察者多是面冷心熱的人,他們面對人群表達自己時往往有困難,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 感,因此總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然而,人們不要被他們的冷漠嚇倒,而要表現出親切的善意, 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去感染他們,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情。
3、對注重隱私的5號,要親密有間
5號觀察者就像是一位冷眼旁觀的裁判,用他的世界觀來替整個世界做出評斷。他們的性格 如果用一種顏色表示的話,應該是灰色。他們像灰色一樣無所不包,也像灰色一樣低調不張揚,還 像灰色一樣與周圍的世界保持距離。他們總是一副不愿意與別人“深交”的樣子,保持一種“君子 之交淡如水”的習慣。有些人看不慣觀察者的交往藝術,認為這是冷漠。其實,這恰恰是觀察者深 諳與人交往藝術的地方,因為保持距離是一種安全,也是讓友誼長久的“保鮮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5號觀察者之所以要和他人保持距離,是因為注重個人私密性的他們害怕自己在和他人的接觸中產生太多的情緒感受。他們認為擁有情緒、會表達情緒、會變得情緒 化的人就是“不正常”的人,唯有理智、客觀的人才是“正常人”。所以他們總是逃避人際關系,避 免介入感情太深,不喜歡情感上的牽累,認為愛或憎會帶來煩惱,他們覺得滿足別人的期望及投入 一段情感關系都是負累和約束,這會打擾自己的情緒和思想世界。
因此,人們在與5號觀察者相處時,要注意保持距離,尊重他們的個人私密空間,做到親密有 間地交往,才能贏得他們長久的信任。

4、 在迷戀知識的5號面前做個博學的人
5號觀察者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問題都能通過知識來解決,為了避免自己陷入無知、無能的困 境,他們總是在不斷地學習各種知識。也就是說,5號觀察者總是對自己說:“當我成為某個方面 的專家時,我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5號觀察者對知識的渴求成了一種推動力,不斷推動他們鉆研各種學術或研究各種原理。同 時,他們對于知識的探求又不是那種同時對很多領域產生興趣、一頭扎進書本的方式,他們往往是 在現實中經歷了某些事件,并在事件中發現了自己原本沒有接觸過的情況,包括出現了以往沒有 體驗過的情緒、情感的時候,他們就會對這份原本沒有過的體會產生疑問。此時他們就會產生一 種因“自己不了解”而空虛的感覺,進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搜尋與那些情況相關的一切資料,潛心 研究。他們會把資料看作是最有價值的物件珍藏起來,久而久之養成了收藏圖書的習慣。
他們熱衷于追求有深度的知識,越深刻、越抽象的東西,他們越喜歡分析。只要人們略加觀 察,就會發現你身邊的5號觀察者不是躲在大學或者科研機構中埋頭搞研究,就是沉迷于那些厚 的像磚頭一樣的典籍中難以自拔,總之,他們的生活總是圍著知識轉。
5號觀察者追求知識,也崇拜有知識的人,因此,你可以努力在5號觀察者面前做個博學的人, 獲得他們的認同,快速拉近你們的距離。
5、 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識破5號的旁觀心理
5號觀察者是非常理性的,他們有時候嚴謹得像一臺電腦或機器。感情極少外露的他們,一 生都在進行感性與理性的博弈。
5號觀察者對理性的關注使得他們善于觀察,他們敏銳的神經能讓他們準確地捕捉到有用的 信息,他們的觸角多得幾乎可以深入到任何角落。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喜歡總結就是觀察者最好 的寫照。他們總是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通過縝密地思考,然后客觀地下結論。觀察者的 成功多半歸于他們喜歡觀察和思考的個性。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應者云集,其中多為高學歷、多證書、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
經過三輪淘汰,還剰11個求職者,最終將留用6人。第四輪總裁親自面試,可奇怪的是, 面試現場出現了 12名求職者。總裁問:“誰不是應聘的?”坐在最后一排的男子一下站了起 來:“先生,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在場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門口閑 看的老頭子。總裁饒有興趣地問:“你連第一關都過不了,來這兒又有什么意義呢?”男子說: “我掌握了很多財富,我本人即是財富。”大家又一次笑了,覺得此人不是太狂妄,就是腦子有 毛病。男子接著說:“我只有一個本科學歷,一個中級職稱,但我有11年的工作經驗,曾在18 家公司任過職……”
總裁打斷他:“你的學歷、職稱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錯,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 我不欣賞。”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沒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閉了。”在場的人第三 次笑了,其中一個人說:“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認為這是我的財富!我不倒 霉,我只有31歲。”
這時,站在門口的老頭子走了進來,給總裁倒茶。男子繼續說:“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與同事努力挽救那些公司,雖然不成功,但我從那些失敗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很多人只 有成功的經驗,而我,有避免錯誤與失敗的經驗!”
男子離開座位,一邊轉身一邊說:“我深知,成功的經驗■大抵相似,而失敗的原因各不相 同。與其用11年學習成功的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去研究錯誤與失敗;別人成功的經歷很 難成為我們的財富,但別人的失敗過程一定是!”
男子臨出門時,忽然回過頭說:“這11年的經歷,培養和鍛煉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洞 察力。舉個例子吧,真正的考官并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人。”
全場11名求職者一片嘩然,驚愕地盯著倒茶的老人。老人笑了:“很好!你第一個被錄 取了,因為我急于知道,我的表演為何失敗。”
可以說,這個故事中的真正考官一《茶的老人就是一個典型的5號觀察者,他喜歡站在旁 觀者的角度來觀察求職者的行為就很好地證明了這點。這位求職成功的男子不一定是5號觀察 者,但他身上具備了觀察者的優勢——敏銳的觀察力,這正是觀察者所欣賞的特點。
由此可知,面對擅長觀察的觀察者,你也需要具備“明察秋毫”的眼睛與縝密思考的心思,才 能贏得他們的信任,走進他們的世界。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