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自保4是所有4號中不太容易找到自己的,因為不太典型,說到4號,很多人都會想到情緒不穩定,悲情浪漫,戲劇化的,然而自保4卻是一種堅忍、內斂、樸實、直接、淡漠、情緒相對穩定的感覺,他們的原型是“手藝人”,這是自保4性格中的核心特點,他們對情緒是非常隱忍的,有時候他們頑強地壓抑自己內心的悲苦感受,甚至類似自保8號一般的堅強。
今天,我主要談談自保4的“感受收藏”情結,和所有自保性格一樣,自保4號也會囤積,我們來看看一則側面分享:
對4號人來說,想象總是美好的,實物總有偏差,其實不是實物的問題,是在想象中已放大了感受。有時4號感覺到好,是因為愛上了感覺,愛上了賦予實物的形象。已不是實物本身了。
再看一則自保4的現身說法:
從某種意義上說,自保4買的目的就是看,回味。他珍藏的衣服、書等物品都是保存著的各種“當時的”感覺。自保四號非常在意他們的財產和周圍的環境,似乎覺得這些事物所呈現的就是他們自己。他們喜歡接受贈禮的感覺,而未必是那個禮品,有意思的是,他們不僅是收到禮物,有時候甚至是收到的錢,例如收到的一些紅包之類,他們也舍不得拆,這些錢可能不參與流通,直接珍藏在一個地方,即便需要錢也去取錢,而不使用紅包里的錢。因為那個未拆的紅包寄托著他們當時收到的那份美好完整的感覺,似乎已經不是錢了,而是一份完美的感覺。
盡管很多類型的自保型都收藏,但收藏的目的不同,自保4收藏的是物品所承載的“感受”,所以連“紅包”也會收藏,他們想要那種原封未動好讓自己回味當初的感覺。一旦動了,感覺就變了,所以,必須將贈禮保持在原始狀態。而那些禮物,無論錢、書、衣服,他們可以長時間不用,甚至包裝袋沒有丟,掛牌也都不拆,所以自保4號并不是一般性收藏,而是要“原封不動”地收藏!
自保4的“收藏”的特別之處在于并非實質性收藏那個物體,而是收藏當初那份感受,而當初那份完整的感受,只有將物品把持原狀才能重新回味,如果已經拆開用了,感覺就變了,所以,焦點并不在物品,而在“當初的感受”, 4號永遠以自己那一刻的感受為主,而這個感受是那一刻的,永遠無法再重復的,稍縱即逝的那一刻!收到那件美好的衣服,不可以穿,因為穿了就破壞了當時的感覺,甚至一遍遍回想當時收到這個衣服的感受。
一對一型人也會收藏,但自保4的收藏和一對一珍藏一些“信物”還是不同,一對一珍藏自己在意的人贈給自己的物品,他們焦點在那個人,但自保4并不是焦點在那個人,而是當時的自己的美好感受——那個畫面,那個感覺,那個鏡頭。所以一對一對自己珍藏的物品有時候會親近一下,抱抱啊,反復地看啊,翻出來撫摸……因為那個物品代表的是那個重要的人,他們是“睹物思人”,而自保4則常常就是把禮物擺在那里,不聞不問。當然偶爾也可能看一看,摸一摸,但是這種情況并不多,有的東西幾乎從來不會再去查看,是的,“就放在那里”。
這種感覺有時候讓人誤解,對,就是像“丟棄”一樣珍藏,但并非是真的“丟棄”。這個微妙的差別,是需要好好體會的,否則你不太容易理解,自保4自己也未必就理解自己的這個行為。
這樣做,有時候會讓人誤解,很多人以為自保4不珍惜別人送的東西,很生氣,怎么就放在這里,難道你不喜歡嗎?你為什么不用?你為什么不愛惜?你看都有灰塵了!!
其實這是一個有趣的悖論,如果她立即使用了,說明不夠珍愛收到這個東西的感覺,如果她存放著,則反而說明她更加珍愛你的禮物。最愛莫過于“原封不動”。
也有人問“那有的人家在某個親人離去后,把那個房間一直多年維持原狀,每個物件都在原處,是不是也是自保的珍惜?”,但那個不一樣,因為焦點還是在人,自保4并不是對送東西的人感動,而是那個收到禮物的感覺很珍惜,甚至他們也不是通過這件衣服就想到那個人(有時候根本不認識贈禮的人或者甚至忘記了是誰),而是珍藏那一刻收到衣服的美好感覺。這樣區別一下,自保4的“純粹個人感受載體”和一對一類型的“焦點在人的情感載體”。當然,如果是一對一的4號,就可能焦點在“人”了,因為一對一永遠把珍藏物和某個人,特定對象相關,“睹物思人”是形容一對一的情感,因為4號都喜歡一次次重溫某種感受,因此一對一4號可能會通過物品重復與某個人帶給自己的美好感覺,而自保4則會通過物品感受當時的場景帶給自己的感受。
總之,一對一是“睹物思人”,自保4是“睹物思感”,有可能最后送東西的人都模糊了,但當初的那個收到禮物的感覺依然清晰,那種感覺往往是淡淡的溫馨,而不像一對一型人喜歡的熱烈和激情。
所以你的禮物,我原封不動——對,這就是自保4——原封不動的收藏家!
謹以此文獻給“珍藏感受”的自保4,也獻給那些淡淡的、持久的、無言的情懷!
- 展開全文
九型人格自保4是所有4號中不太容易找到自己的,因為不太典型,說到4號,很多人都會想到情緒不穩定,悲情浪漫,戲劇化的,然而自保4卻是一種堅忍、內斂、樸實、直接、淡漠、情緒相對穩定的感覺,他們的原型是“手藝人”,這是自保4性格中的核心特點,他們對情緒是非常隱忍的,有時候他們頑強地壓抑自己內心的悲苦感受,甚至類似自保8號一般的堅強。
今天,我主要談談自保4的“感受收藏”情結,和所有自保性格一樣,自保4號也會囤積,我們來看看一則側面分享:
對4號人來說,想象總是美好的,實物總有偏差,其實不是實物的問題,是在想象中已放大了感受。有時4號感覺到好,是因為愛上了感覺,愛上了賦予實物的形象。已不是實物本身了。
再看一則自保4的現身說法:
從某種意義上說,自保4買的目的就是看,回味。他珍藏的衣服、書等物品都是保存著的各種“當時的”感覺。自保四號非常在意他們的財產和周圍的環境,似乎覺得這些事物所呈現的就是他們自己。他們喜歡接受贈禮的感覺,而未必是那個禮品,有意思的是,他們不僅是收到禮物,有時候甚至是收到的錢,例如收到的一些紅包之類,他們也舍不得拆,這些錢可能不參與流通,直接珍藏在一個地方,即便需要錢也去取錢,而不使用紅包里的錢。因為那個未拆的紅包寄托著他們當時收到的那份美好完整的感覺,似乎已經不是錢了,而是一份完美的感覺。
盡管很多類型的自保型都收藏,但收藏的目的不同,自保4收藏的是物品所承載的“感受”,所以連“紅包”也會收藏,他們想要那種原封未動好讓自己回味當初的感覺。一旦動了,感覺就變了,所以,必須將贈禮保持在原始狀態。而那些禮物,無論錢、書、衣服,他們可以長時間不用,甚至包裝袋沒有丟,掛牌也都不拆,所以自保4號并不是一般性收藏,而是要“原封不動”地收藏!
自保4的“收藏”的特別之處在于并非實質性收藏那個物體,而是收藏當初那份感受,而當初那份完整的感受,只有將物品把持原狀才能重新回味,如果已經拆開用了,感覺就變了,所以,焦點并不在物品,而在“當初的感受”, 4號永遠以自己那一刻的感受為主,而這個感受是那一刻的,永遠無法再重復的,稍縱即逝的那一刻!收到那件美好的衣服,不可以穿,因為穿了就破壞了當時的感覺,甚至一遍遍回想當時收到這個衣服的感受。
一對一型人也會收藏,但自保4的收藏和一對一珍藏一些“信物”還是不同,一對一珍藏自己在意的人贈給自己的物品,他們焦點在那個人,但自保4并不是焦點在那個人,而是當時的自己的美好感受——那個畫面,那個感覺,那個鏡頭。所以一對一對自己珍藏的物品有時候會親近一下,抱抱啊,反復地看啊,翻出來撫摸……因為那個物品代表的是那個重要的人,他們是“睹物思人”,而自保4則常常就是把禮物擺在那里,不聞不問。當然偶爾也可能看一看,摸一摸,但是這種情況并不多,有的東西幾乎從來不會再去查看,是的,“就放在那里”。
這種感覺有時候讓人誤解,對,就是像“丟棄”一樣珍藏,但并非是真的“丟棄”。這個微妙的差別,是需要好好體會的,否則你不太容易理解,自保4自己也未必就理解自己的這個行為。
這樣做,有時候會讓人誤解,很多人以為自保4不珍惜別人送的東西,很生氣,怎么就放在這里,難道你不喜歡嗎?你為什么不用?你為什么不愛惜?你看都有灰塵了!!
其實這是一個有趣的悖論,如果她立即使用了,說明不夠珍愛收到這個東西的感覺,如果她存放著,則反而說明她更加珍愛你的禮物。最愛莫過于“原封不動”。
也有人問“那有的人家在某個親人離去后,把那個房間一直多年維持原狀,每個物件都在原處,是不是也是自保的珍惜?”,但那個不一樣,因為焦點還是在人,自保4并不是對送東西的人感動,而是那個收到禮物的感覺很珍惜,甚至他們也不是通過這件衣服就想到那個人(有時候根本不認識贈禮的人或者甚至忘記了是誰),而是珍藏那一刻收到衣服的美好感覺。這樣區別一下,自保4的“純粹個人感受載體”和一對一類型的“焦點在人的情感載體”。當然,如果是一對一的4號,就可能焦點在“人”了,因為一對一永遠把珍藏物和某個人,特定對象相關,“睹物思人”是形容一對一的情感,因為4號都喜歡一次次重溫某種感受,因此一對一4號可能會通過物品重復與某個人帶給自己的美好感覺,而自保4則會通過物品感受當時的場景帶給自己的感受。
總之,一對一是“睹物思人”,自保4是“睹物思感”,有可能最后送東西的人都模糊了,但當初的那個收到禮物的感覺依然清晰,那種感覺往往是淡淡的溫馨,而不像一對一型人喜歡的熱烈和激情。
所以你的禮物,我原封不動——對,這就是自保4——原封不動的收藏家!
謹以此文獻給“珍藏感受”的自保4,也獻給那些淡淡的、持久的、無言的情懷!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