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者被“完美”二字成全,他們因遵循追求完美的信條而變得非同凡響,因個性獨立而 顯得魅力獨特。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會被“完美”所累,長期以來,他們無法悅納自我,從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我,可是無論他們怎樣努力,終究會發現完美的境界不過是一場烏 托邦式的夢幻。他們容不下別人的缺點,總是對別人吹毛求疵,以致與周圍的人關系緊張,糟糕的 時候甚至會呈現出劍拔弩張的態勢。
完美主義者的思維是線性的,而非發散的,所以他們看待問題一般比較絕對,缺乏柔性和彈 性,而有些思維對他們的人生發展是極其有害的,就好比急速拐入彎道的賽車,如果掌握不好方 向,后果是相當嚴重的。下面,就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完美主義者的幾種有害的思維方式以及破解 這些有害思維的方法。

1號人格的有害思維一: 任何事情非黑即白,非對即錯
完美主義者簡單明了,像炭筆畫一樣黑白分明,他們的眼睛根本就看不到灰色。在他們的意 識世界里,萬事萬物都被準確地劃分為兩級:對與錯、黑與白、正與反。對待事物,他們擁有一種絕 對的執念,是非對錯在他們眼中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的道德標準是不容置疑的,也 很少會懷疑自己的是非觀存在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會導致他們對待人或事物看法片面、偏激,人 生觀、價值觀極度扭曲,甚至會在無意中傷害到自己和別人。
破解之法:試著感知灰色地帶,柔化事物的邊緣與界限。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絕對的,一切看似明朗化的東西也可能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 的隱情。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世界是紛繁復雜的,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永恒 真理,因為隨著地域、習俗、觀念等因素的不同,人們的評判標準必然也會各不相同。我們不得不 承認,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過渡顏色的世界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過渡的中間色,這個世界才更顯 得豐富生動、充滿朝氣。事實上,一個好人可能做過壞事,一個壞人也有改過自新、真情流露的時 候。好與壞、是與非本來就是可以流動轉化的,人性是復雜的,更多的人我們無法用簡單的標準來 評判他,那么就讓我們把他們歸人灰色地帶,然后破除偏見,全方位地感知他們的方方面面吧,這 樣對別人也比較客觀和公正些。
1號人格的有害思維二: 我能做到的,別人也一定要做到
完美主義者通常會嚴格地對待自己,這本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存在方式,但 是把這種方式強行加在別人身上的時候,就顯得不合情理了。完美主義者通常不會明白自己能做 到的事,為什么別人就做不到。他們覺得自己之所以能把事情辦妥,是因為他們全力以赴,而那些 做不到的人多半是消極應付、不肯付出努力的散漫之人。一想到這里,他們就會怒不可遏,總是改 變不了大聲斥責別人的毛病。他們這樣做的后果是讓別人覺得他們不近人情,甚至不可理喻。時 間久了,別人都會選擇對他們敬而遠之,他們就會不知不覺地被孤立起來,從而發出“高處不勝 寒”的沉重嘆息。
破解之法:尊重別人的做事方式,放棄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的做法。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質,就好比同一棵樹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的想 法、能力、處事原則都各不相同,你能做到的事并不意味著別人也能做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和短處,也許有的事情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圓滿解決,而對有些人來說,就算耗費了大量心血也會以 失敗收場。別人不努力的想法不過是你的主觀臆斷,事實上你沒有權利單憑猜測就任意指責別 人。所以,尊重別人的做事方式,放棄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的做法才是緩和各種矛盾的明智 之舉。
1號人格的有害思維三: 不完美是一種罪過
完美主義者的人生因為他們執著于“完美”而異常精彩,然而他們又像被“完美”下了“緊箍 咒”,時時刻刻像不知疲憊的陀螺一樣不斷地鞭策著自己。他們認為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罪過。 如果他們自身不完美,那么他們就會認為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會得到別人的愛和尊重。所以,他們愿意作繭自縛,認為只要破繭而出,自己就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掙扎的苦痛將會換來花叢和陽 光。如果他們的工作做得不完美,那么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沒有盡到職責,從而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無法自拔。這種思維方式,不但會使他們自己活得疲憊不堪,還會讓別人覺得和他們相處有壓力。 開始的時候,也許別人會真誠地勸他們不要過于執著,但是時間久了,別人也會對他們冷淡下來, 這時候他們只能單打獨斗、自我折磨,任由痛苦和壓抑的情緒吞噬自己的健康和快樂。
破解之法: 把不完美當作人生的常態,學會微笑著面對生活。
完美的人生是什么樣子?沒有殘疾,沒有疾病,名利雙收,擁有完滿的家庭和可愛的孩子?如 果真的擁有這些,人生就沒有遺憾了嗎?我們并非生活在童話王國里,我們也不可能是常勝將軍, 事業的慘敗、家庭的破裂如果成了我們人生的插曲,我們是否能夠坦然面對。是的,也許我們并不 完美,我們可能沒有姣好的容顏、英俊的外貌,我們也可能沒有過人的才華和出眾的能力,我們還 可能缺乏幽默感、不討人喜歡,可是那又怎樣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學會包 容自己,學會快樂地與自己相處呢?不完美本身就是人生的常態,那么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拋下所 有的心頭重負,學會微笑著面對不完美的自我吧。
- 展開全文
完美主義者被“完美”二字成全,他們因遵循追求完美的信條而變得非同凡響,因個性獨立而 顯得魅力獨特。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會被“完美”所累,長期以來,他們無法悅納自我,從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我,可是無論他們怎樣努力,終究會發現完美的境界不過是一場烏 托邦式的夢幻。他們容不下別人的缺點,總是對別人吹毛求疵,以致與周圍的人關系緊張,糟糕的 時候甚至會呈現出劍拔弩張的態勢。
完美主義者的思維是線性的,而非發散的,所以他們看待問題一般比較絕對,缺乏柔性和彈 性,而有些思維對他們的人生發展是極其有害的,就好比急速拐入彎道的賽車,如果掌握不好方 向,后果是相當嚴重的。下面,就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完美主義者的幾種有害的思維方式以及破解 這些有害思維的方法。

1號人格的有害思維一: 任何事情非黑即白,非對即錯
完美主義者簡單明了,像炭筆畫一樣黑白分明,他們的眼睛根本就看不到灰色。在他們的意 識世界里,萬事萬物都被準確地劃分為兩級:對與錯、黑與白、正與反。對待事物,他們擁有一種絕 對的執念,是非對錯在他們眼中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的道德標準是不容置疑的,也 很少會懷疑自己的是非觀存在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會導致他們對待人或事物看法片面、偏激,人 生觀、價值觀極度扭曲,甚至會在無意中傷害到自己和別人。
破解之法:試著感知灰色地帶,柔化事物的邊緣與界限。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絕對的,一切看似明朗化的東西也可能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 的隱情。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世界是紛繁復雜的,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永恒 真理,因為隨著地域、習俗、觀念等因素的不同,人們的評判標準必然也會各不相同。我們不得不 承認,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過渡顏色的世界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過渡的中間色,這個世界才更顯 得豐富生動、充滿朝氣。事實上,一個好人可能做過壞事,一個壞人也有改過自新、真情流露的時 候。好與壞、是與非本來就是可以流動轉化的,人性是復雜的,更多的人我們無法用簡單的標準來 評判他,那么就讓我們把他們歸人灰色地帶,然后破除偏見,全方位地感知他們的方方面面吧,這 樣對別人也比較客觀和公正些。
1號人格的有害思維二: 我能做到的,別人也一定要做到
完美主義者通常會嚴格地對待自己,這本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存在方式,但 是把這種方式強行加在別人身上的時候,就顯得不合情理了。完美主義者通常不會明白自己能做 到的事,為什么別人就做不到。他們覺得自己之所以能把事情辦妥,是因為他們全力以赴,而那些 做不到的人多半是消極應付、不肯付出努力的散漫之人。一想到這里,他們就會怒不可遏,總是改 變不了大聲斥責別人的毛病。他們這樣做的后果是讓別人覺得他們不近人情,甚至不可理喻。時 間久了,別人都會選擇對他們敬而遠之,他們就會不知不覺地被孤立起來,從而發出“高處不勝 寒”的沉重嘆息。
破解之法:尊重別人的做事方式,放棄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的做法。
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質,就好比同一棵樹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的想 法、能力、處事原則都各不相同,你能做到的事并不意味著別人也能做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和短處,也許有的事情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圓滿解決,而對有些人來說,就算耗費了大量心血也會以 失敗收場。別人不努力的想法不過是你的主觀臆斷,事實上你沒有權利單憑猜測就任意指責別 人。所以,尊重別人的做事方式,放棄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的做法才是緩和各種矛盾的明智 之舉。
1號人格的有害思維三: 不完美是一種罪過
完美主義者的人生因為他們執著于“完美”而異常精彩,然而他們又像被“完美”下了“緊箍 咒”,時時刻刻像不知疲憊的陀螺一樣不斷地鞭策著自己。他們認為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罪過。 如果他們自身不完美,那么他們就會認為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會得到別人的愛和尊重。所以,他們愿意作繭自縛,認為只要破繭而出,自己就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掙扎的苦痛將會換來花叢和陽 光。如果他們的工作做得不完美,那么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沒有盡到職責,從而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無法自拔。這種思維方式,不但會使他們自己活得疲憊不堪,還會讓別人覺得和他們相處有壓力。 開始的時候,也許別人會真誠地勸他們不要過于執著,但是時間久了,別人也會對他們冷淡下來, 這時候他們只能單打獨斗、自我折磨,任由痛苦和壓抑的情緒吞噬自己的健康和快樂。
破解之法: 把不完美當作人生的常態,學會微笑著面對生活。
完美的人生是什么樣子?沒有殘疾,沒有疾病,名利雙收,擁有完滿的家庭和可愛的孩子?如 果真的擁有這些,人生就沒有遺憾了嗎?我們并非生活在童話王國里,我們也不可能是常勝將軍, 事業的慘敗、家庭的破裂如果成了我們人生的插曲,我們是否能夠坦然面對。是的,也許我們并不 完美,我們可能沒有姣好的容顏、英俊的外貌,我們也可能沒有過人的才華和出眾的能力,我們還 可能缺乏幽默感、不討人喜歡,可是那又怎樣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學會包 容自己,學會快樂地與自己相處呢?不完美本身就是人生的常態,那么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拋下所 有的心頭重負,學會微笑著面對不完美的自我吧。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