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九型之名,與我來一場生命的探索之旅!
寫在前面
從1月底到現在的4月底,我居然就這樣簡單生活了三個月了!
疫情開始之后,本來就不怎么出門閑逛的我,開始了一種徹底宅家的模式。除了偶爾的因公出門,離家最遠的休閑方式是去小區外超市購買生活物資,然后一直居家辦公、學習。
>>>>
聲明
文/鮑俊伊 圖片源自網絡
這是本公號發布的第 83 篇關于九型的文章!
性格的健康度就好比水果的新鮮程度
其實,居家隔離幾個月,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檢視的機會。
我與家人關系如何?
我與工作關系如何?
我與朋友關系如何?
我的生活風格是什么樣子的?
當一切按下慢放鍵,我們可以把自己看得更加清楚。
認識自己的模式
一天收拾廚房時,發現收集打包盒的袋子已經裝不下了。
疫情期間,公司的食堂不能堂食,提供的餐食都是打包裝好的。隔三差五地去食堂打包,居然也累積了40多個飯盒了。
大概,這就是時間的力量。
也是自保副型典型特征——積少成多。
看著這些打包盒子,突然想到,在漫長時光的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到底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那些習以為常的、突然改變的,到底是如何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九型人格中自保副型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自覺囤積物品,又追求物盡其用。面對生活的變化,自然會有新的物品進入自己的生活空間,但是他們不會輕易地扔掉舊東西,很多物品往往要用到不能再用的時候,才會扔掉他們。
存得太多,會變成垃圾哦
所以,這才有突然發現積累了一大袋打包盒.打包盒不知道還有什么用。
不過,如果說到打包時順帶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也許自保型朋友們的家里,一般都會積累一些。
“沒有用過,那就還有用。”我的心里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
可是,自保的人關注健康與衛生。
自己吃飯時真的會選擇用一次性餐具嗎?
那可是本能的排斥啊!
如果有朋友來家聚會,哪能讓自己的朋友使用一次性餐具呢?
所以,這些存下來的東西,除了塑料袋用來裝垃圾,其他的物品,幾乎就成為了垃圾。
這只是“囤積的打包盒”引發的思考。
那在“全民戰疫”之前,自己的“自保模式”又在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活呢?
沒有看完的書籍
最近IEA在舉辦納蘭霍大師《九型人格進階版》的線上讀書會,九芒星也有專門的討論群。
按照老師的建議,我把自己的部分重復閱讀多次,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做批注。讀過三五遍之后,我發現自己型號對應的部分,已經顯得卷頁甚至破舊了。
但是,每次翻著閱讀同樣的部分,再結合自己之前的批注,又會有新的見解和感悟。(PS:這本書對于九型人格愛好者,的確經典!)
對比鮮明的是——我沒有翻閱的部分,這時候還是新的!
我想起了疫情期間翻閱的另外一本國學經典,自己讀得很慢,速度恐怕遠遠比不上年均300本的同學了。可是,前面20章也是顯得破損了,后面還有61章節的內容,卻還是新的。
作為一個腦區的自保型人,我自詡是一個很喜歡閱讀的人,看書、買書是日常操作。尤其是各種購物節的時候,相信有伙伴和我有一樣的體會。
可是自己有一個毛病——就是常讀的書籍,只有那幾本。有一些書入手多年,說來慚愧,或是草草翻閱,或者只是讀到前面幾章。
之所以買書,是因為自己九型研究學習的需要,必須保證足夠的知識儲備。
買書、聽課,以確保自己對于九型的理解和收獲——“在未來某一段時間是足夠的,并且是持續增長的”。
那么多學習APP,真的能夠用完嗎?手動贊墻紙女神
可是,近幾年電子書、線上課、各種讀書APP、公眾號,都在爭奪我的注意力——很多買回來的書,看起來依然是新的。
搬家的時候,有一半的行李都是書。這讓我抱怨自己——要是不買這么多書,是不是會輕松一些?
也許,生活有一些“準備”“負重”是必須的。
但是,如果我們的“準備”“負重”這個維度不用那么過度,是不是步伐可以輕快一些呢?
同理,自保副型的伙伴們,除了幾乎用不上的一次性筷子、垃圾袋,看不完的書,你們是不是也發現自己——
買過之后沒能來得及聽的線上課程,
藥箱里面已經放置過期的藥品,
冰箱里面放太久的食品,
之前想做但是沒有去執行的工作項目....
我對一個朋友說,“我發現自己購買的線上課程已經足夠我聽到2025年”。
對方給我一個反饋:虧你學九型已經這么深!Unbelievable!
用好自己的性格
我們要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好好運用它,并去調整它發揮過度的地方。
以前,我一直覺得“過度追星”“追潮品單品”“囤球鞋”這些現象挺難以理解的——你為什么不把這些錢拿去學習、充實自己。
直到最近抽時間“自我檢查”,看到那“放好一堆”的打包盒子,我發現“買書囤課”并沒有比“追潮品單品玩兒抽盲盒”更加有品質更高明。
我們的性格模式,往往讓我們有一種虛幻的優越性。
2號自以為比1號有人情味兒
4號自以為比3號更加有個性
自保自以為比一對一更加穩定可靠
一對一自以為比自保更有沖勁兒活力...
這些比較好像很對。
可是,九型人格有趣的地方在于,她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
當你感覺自己比別人更優越的時候,那么你可能忽略了別人的優勢。
一個一對一社群(自保副型排最后)的朋友對我說,她從來不會計劃太遠,當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再去解決就好了。
她能很輕松很迅速地做一個決定,而相對我來說,這很難。
后來,我們討論出一個結論——
“
缺自保的伙伴需要主動長遠規劃而不是總在變化,而自保的伙伴需要適應變化而不是一成不變。
”
讓自己的性格健康一些
兩個月過去了,沒有買書,沒有不停地上課。我開始好好地品味“知識存糧”,把一本書,一堂課好好吃透,為小伙伴們帶來最切實有效的分享。
回歸一個健康的生活狀態
當然,和眾多朋友一樣,我還鍛煉出了一手好廚藝和數量超過2的腹肌。在混亂匆忙的時代洪流中,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抽身而出,梳理好自己的工作內容。把那些重要的工作優先級提前,也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最后,相信很多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健康是第一位的。
那到底什么是健康?
身康,體健。
中醫(最近又幫國家解決大麻煩的中醫)里面有一個簡單的評估方法。就是你的身體各部分是否聽使喚,是否正常發揮作用,這就是“體健”的部分;而另外一部分——身康—— 就是看我們的身心是否順暢,是不是每天都在受氣、內心抑郁不平、堵的慌,“我想這么做但是我又不能這么做”的糾結.....
我們真的健康嗎?
內在舒暢,身體聽使喚,與人相處融洽,是一個人的健康。
上傳下達,令行禁止,富有活力,可能是一個團體的健康。
最后,用三個副型的健康狀態來結束本文。
自我保存副型
務實沉穩、認真負責、專注工作、
自我發展、自給自足、有序運轉。
一對一副型
敞開心扉、滿懷熱情、積極體驗、
超越自我、活力激情、有滋有味。
社群副型
全局視野、審時度勢、融入群體、
解決問題、建設平臺、造福整體。
希望各個類型的同學們,在即將到來的蓬勃5月——身體健康,性格健康!
- 展開全文
以九型之名,與我來一場生命的探索之旅!
寫在前面
從1月底到現在的4月底,我居然就這樣簡單生活了三個月了!
疫情開始之后,本來就不怎么出門閑逛的我,開始了一種徹底宅家的模式。除了偶爾的因公出門,離家最遠的休閑方式是去小區外超市購買生活物資,然后一直居家辦公、學習。
>>>>
聲明
文/鮑俊伊 圖片源自網絡
這是本公號發布的第 83 篇關于九型的文章!
性格的健康度就好比水果的新鮮程度
其實,居家隔離幾個月,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檢視的機會。
我與家人關系如何?
我與工作關系如何?
我與朋友關系如何?
我的生活風格是什么樣子的?
當一切按下慢放鍵,我們可以把自己看得更加清楚。
認識自己的模式
一天收拾廚房時,發現收集打包盒的袋子已經裝不下了。
疫情期間,公司的食堂不能堂食,提供的餐食都是打包裝好的。隔三差五地去食堂打包,居然也累積了40多個飯盒了。
大概,這就是時間的力量。
也是自保副型典型特征——積少成多。
看著這些打包盒子,突然想到,在漫長時光的不知不覺中,我們的生活到底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那些習以為常的、突然改變的,到底是如何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九型人格中自保副型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自覺囤積物品,又追求物盡其用。面對生活的變化,自然會有新的物品進入自己的生活空間,但是他們不會輕易地扔掉舊東西,很多物品往往要用到不能再用的時候,才會扔掉他們。
存得太多,會變成垃圾哦
所以,這才有突然發現積累了一大袋打包盒.打包盒不知道還有什么用。
不過,如果說到打包時順帶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也許自保型朋友們的家里,一般都會積累一些。
“沒有用過,那就還有用。”我的心里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
可是,自保的人關注健康與衛生。
自己吃飯時真的會選擇用一次性餐具嗎?
那可是本能的排斥啊!
如果有朋友來家聚會,哪能讓自己的朋友使用一次性餐具呢?
所以,這些存下來的東西,除了塑料袋用來裝垃圾,其他的物品,幾乎就成為了垃圾。
這只是“囤積的打包盒”引發的思考。
那在“全民戰疫”之前,自己的“自保模式”又在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活呢?
沒有看完的書籍
最近IEA在舉辦納蘭霍大師《九型人格進階版》的線上讀書會,九芒星也有專門的討論群。
按照老師的建議,我把自己的部分重復閱讀多次,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做批注。讀過三五遍之后,我發現自己型號對應的部分,已經顯得卷頁甚至破舊了。
但是,每次翻著閱讀同樣的部分,再結合自己之前的批注,又會有新的見解和感悟。(PS:這本書對于九型人格愛好者,的確經典!)
對比鮮明的是——我沒有翻閱的部分,這時候還是新的!
我想起了疫情期間翻閱的另外一本國學經典,自己讀得很慢,速度恐怕遠遠比不上年均300本的同學了。可是,前面20章也是顯得破損了,后面還有61章節的內容,卻還是新的。
作為一個腦區的自保型人,我自詡是一個很喜歡閱讀的人,看書、買書是日常操作。尤其是各種購物節的時候,相信有伙伴和我有一樣的體會。
可是自己有一個毛病——就是常讀的書籍,只有那幾本。有一些書入手多年,說來慚愧,或是草草翻閱,或者只是讀到前面幾章。
之所以買書,是因為自己九型研究學習的需要,必須保證足夠的知識儲備。
買書、聽課,以確保自己對于九型的理解和收獲——“在未來某一段時間是足夠的,并且是持續增長的”。
那么多學習APP,真的能夠用完嗎?手動贊墻紙女神
可是,近幾年電子書、線上課、各種讀書APP、公眾號,都在爭奪我的注意力——很多買回來的書,看起來依然是新的。
搬家的時候,有一半的行李都是書。這讓我抱怨自己——要是不買這么多書,是不是會輕松一些?
也許,生活有一些“準備”“負重”是必須的。
但是,如果我們的“準備”“負重”這個維度不用那么過度,是不是步伐可以輕快一些呢?
同理,自保副型的伙伴們,除了幾乎用不上的一次性筷子、垃圾袋,看不完的書,你們是不是也發現自己——
買過之后沒能來得及聽的線上課程,
藥箱里面已經放置過期的藥品,
冰箱里面放太久的食品,
之前想做但是沒有去執行的工作項目....
我對一個朋友說,“我發現自己購買的線上課程已經足夠我聽到2025年”。
對方給我一個反饋:虧你學九型已經這么深!Unbelievable!
用好自己的性格
我們要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好好運用它,并去調整它發揮過度的地方。
以前,我一直覺得“過度追星”“追潮品單品”“囤球鞋”這些現象挺難以理解的——你為什么不把這些錢拿去學習、充實自己。
直到最近抽時間“自我檢查”,看到那“放好一堆”的打包盒子,我發現“買書囤課”并沒有比“追潮品單品玩兒抽盲盒”更加有品質更高明。
我們的性格模式,往往讓我們有一種虛幻的優越性。
2號自以為比1號有人情味兒
4號自以為比3號更加有個性
自保自以為比一對一更加穩定可靠
一對一自以為比自保更有沖勁兒活力...
這些比較好像很對。
可是,九型人格有趣的地方在于,她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
當你感覺自己比別人更優越的時候,那么你可能忽略了別人的優勢。
一個一對一社群(自保副型排最后)的朋友對我說,她從來不會計劃太遠,當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再去解決就好了。
她能很輕松很迅速地做一個決定,而相對我來說,這很難。
后來,我們討論出一個結論——
“
缺自保的伙伴需要主動長遠規劃而不是總在變化,而自保的伙伴需要適應變化而不是一成不變。
”
讓自己的性格健康一些
兩個月過去了,沒有買書,沒有不停地上課。我開始好好地品味“知識存糧”,把一本書,一堂課好好吃透,為小伙伴們帶來最切實有效的分享。
回歸一個健康的生活狀態
當然,和眾多朋友一樣,我還鍛煉出了一手好廚藝和數量超過2的腹肌。在混亂匆忙的時代洪流中,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抽身而出,梳理好自己的工作內容。把那些重要的工作優先級提前,也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最后,相信很多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健康是第一位的。
那到底什么是健康?
身康,體健。
中醫(最近又幫國家解決大麻煩的中醫)里面有一個簡單的評估方法。就是你的身體各部分是否聽使喚,是否正常發揮作用,這就是“體健”的部分;而另外一部分——身康—— 就是看我們的身心是否順暢,是不是每天都在受氣、內心抑郁不平、堵的慌,“我想這么做但是我又不能這么做”的糾結.....
我們真的健康嗎?
內在舒暢,身體聽使喚,與人相處融洽,是一個人的健康。
上傳下達,令行禁止,富有活力,可能是一個團體的健康。
最后,用三個副型的健康狀態來結束本文。
自我保存副型
務實沉穩、認真負責、專注工作、
自我發展、自給自足、有序運轉。
一對一副型
敞開心扉、滿懷熱情、積極體驗、
超越自我、活力激情、有滋有味。
社群副型
全局視野、審時度勢、融入群體、
解決問題、建設平臺、造福整體。
希望各個類型的同學們,在即將到來的蓬勃5月——身體健康,性格健康!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