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一對一型
作為自保主導,一對一為次的類型,自保/一對一型的人就像“厚墻之下的一團火”,看似像其它自保型的人一樣淡漠平靜,但內心深處的一對一能量仍然充滿翻滾的激情,由于他們畢竟是自保主導,維持穩定性和持久性,他們往往會埋藏這份激烈的火熱,但在特定場合也會釋放出來。
自保/一對一型的人的一對一熱情會傾注于自保領域——事業、學業、專業、工作、任務中,比起自保/社群型的人,他們會對自己的專業及工作投入更多的激情和創意,他們追求業務上的精進,專業上的精深,他們常常是工作狂、專業達人或“學霸”,盡管平常比較內向,沉默寡言,但一旦分享起他們所擅長的工作、專業時,會滔滔不絕,激情四射,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價值所在。他們更適合做專業人才,也難免有類似一對一/自保型的清高孤傲,聽起來他們有點像“悶騷型”。由于一對一的作用,他們也喜歡創造性工作,產生了大量的學者、專家,有時候他們會被誤解為5號人,他們會把強烈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上。因此,和他們相處,你一定要尊重他們的專業/工作,多請教他們感興趣且擅長的專業、工作上的問題。
與自保/社群型人相比,自保/一對一型偏好性更明顯,例如衣食住行的偏好和工作領域的偏好,他們的適應性弱于自保/社群型,有時候很“挑”,挑食,挑環境舒適度,挑感興趣的任務,有時候甚至不惜代價尋找自己喜歡的,不像自保/社群型的人那么容易適應和遷就。例如走很遠的路就為了找熟悉的理發師理發,或者尋找自己愛吃的老燒餅、某家小店的餛飩。由于對口味的敏感,他們往往是“點菜高手”,往往通過圖片就能大體感知食物口味,當然他們也容易吃多,如果遇到好吃的可能會多吃,或因為怕浪費而堅持吃光。
有趣的是,由于他們畢竟是自保主導,有持續穩定性,如果遇到真的很喜歡的美食,他們可能會連續吃上個一年半載。他們要的其實也很簡單,經濟實惠又合適滿足最好,對于一對一型的人花很多精力、時間、財力去給所愛的人付出,他們會覺得浪費,況且還不一定精準符合自保需要,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親密關系、一對一對象能夠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偏好,細心入微。
自保/一對一型是“小物載大情”,他們對長期使用的、具有功能性的物品賦予情感,即便是很小的物品(盡管已經不再使用),比如書、老照片、舊門票、舊報紙、舊手機、數據線、舊衣服……都寄托著他們的感情,所以你不要隨意翻動他們的物品,拿走他們的東西,吃他儲藏的小食品……他們把情感和記憶透過物質載體珍藏,對物品非常重感情,但又特別隱晦,不善于表達,情感表達也非常被動。值得區分的一點是,雖然一對一/自保型人也會珍藏心愛之人的物品,但這些物品更多是作為人的象征之物,重點還是“人”,而自保/一對一對物的那份珍愛,則是對物品本身的感情,并不一定要指向“人”。
他們有一種樸實的神秘,隱藏的熱情,看似不經意,卻對他人有深刻的感受力,藏入內心但極少表露,唯有深入交流后,你往往才能發現他們的用心,你們之間相處的點滴、細節都會藏在他們心底。他們喜歡記錄、存儲那些感覺、情感,像刻錄光盤一樣把和你相遇的場景,甚至很久以前相處的每個細節,說過的話都歷歷在目。他們在意的那些長期的老朋友和舊時光,記住當下的每分每秒,無論時光如何流逝,都會恒久地保存在他們的記憶長河里。他們對于進入一段新的關系猶豫不定,更傾向于去呵護他們一路走來精心維護的舊有的穩定的關系。所以,他們盡管看起來淡漠,卻非常“長情”——那種默默懷念、靜靜守護、細水長流的關系。
由于自保主導,又缺乏社群本能,他們是所有本能性格的分支類型里最不愿意調整自己去適應他人和環境的一群人,他們在自保領域,即工作和生活方式上非常固執甚至是頑固。無論你們關系多么親近,或他多么愛你,你都不要企圖干涉他們原來習慣的生活方式和做事節奏。但矛盾的是,如果他們享受別人的照顧,必然就失去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沒有自我照顧那么精準到位。
他們很少表達對別人的情感、關心、感謝,但都放在他們的內心重要位置儲存著,相比激情的碰撞,他們更喜歡長情的陪伴,他們一般不會積極主動承擔義務或幫忙,別人可能會覺得他們像算盤珠子,不撥不動,也可能會誤解他們“自私自利”、“懶惰”、“冷漠”、“不知感恩”,但如果你明確而主動地提出需求,他們也會積極去做,只是不要指望他們主動去做,他們會等待你的求助。
和自保/社群型的高度獨立,凡事自力更生相比,自保/一對一型更多地和喜歡的人鏈接,在特定場合也容易粘人和話多。特別是在一對一關系中,很喜歡讓一對一對象照顧自己或者替自己辦一些事情,他們對你做事的質量很在意,希望你能夠“精準到位的服務行動”(滿足自保)、“無怨無悔的用心“(滿足一對一)。只是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周到體貼、恰到好處,例如要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偏好,這聽起來有點“傲嬌”,不好伺候,有點像一種結合自保本能的“作”,不過你若要求他們為你做,他們也可以做到!因此令人困惑的是,他們經常向親密對象連續發出命令式的“祈使句”,要求對方幫自己做這做那,例如幫我拿個鞋子、倒杯水、遞個毛巾之類,盡管那物品可能離他們自己更近或他們做起來更順手、方便。他們不是懶惰,也不是喜歡高高在上地使喚別人或擺架子,只是當作一種一對一鏈接方式(在一對一狀況下滿足自保),且僅僅限于對一對一對象,在沒有一對一對象的時候他們也非常獨立,和所有的自保型的人一樣。
——節選自《職場與戀愛中的本能性格》(裴宇晶 著)
- 展開全文
自保/一對一型
作為自保主導,一對一為次的類型,自保/一對一型的人就像“厚墻之下的一團火”,看似像其它自保型的人一樣淡漠平靜,但內心深處的一對一能量仍然充滿翻滾的激情,由于他們畢竟是自保主導,維持穩定性和持久性,他們往往會埋藏這份激烈的火熱,但在特定場合也會釋放出來。
自保/一對一型的人的一對一熱情會傾注于自保領域——事業、學業、專業、工作、任務中,比起自保/社群型的人,他們會對自己的專業及工作投入更多的激情和創意,他們追求業務上的精進,專業上的精深,他們常常是工作狂、專業達人或“學霸”,盡管平常比較內向,沉默寡言,但一旦分享起他們所擅長的工作、專業時,會滔滔不絕,激情四射,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價值所在。他們更適合做專業人才,也難免有類似一對一/自保型的清高孤傲,聽起來他們有點像“悶騷型”。由于一對一的作用,他們也喜歡創造性工作,產生了大量的學者、專家,有時候他們會被誤解為5號人,他們會把強烈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上。因此,和他們相處,你一定要尊重他們的專業/工作,多請教他們感興趣且擅長的專業、工作上的問題。
與自保/社群型人相比,自保/一對一型偏好性更明顯,例如衣食住行的偏好和工作領域的偏好,他們的適應性弱于自保/社群型,有時候很“挑”,挑食,挑環境舒適度,挑感興趣的任務,有時候甚至不惜代價尋找自己喜歡的,不像自保/社群型的人那么容易適應和遷就。例如走很遠的路就為了找熟悉的理發師理發,或者尋找自己愛吃的老燒餅、某家小店的餛飩。由于對口味的敏感,他們往往是“點菜高手”,往往通過圖片就能大體感知食物口味,當然他們也容易吃多,如果遇到好吃的可能會多吃,或因為怕浪費而堅持吃光。
有趣的是,由于他們畢竟是自保主導,有持續穩定性,如果遇到真的很喜歡的美食,他們可能會連續吃上個一年半載。他們要的其實也很簡單,經濟實惠又合適滿足最好,對于一對一型的人花很多精力、時間、財力去給所愛的人付出,他們會覺得浪費,況且還不一定精準符合自保需要,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親密關系、一對一對象能夠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偏好,細心入微。
自保/一對一型是“小物載大情”,他們對長期使用的、具有功能性的物品賦予情感,即便是很小的物品(盡管已經不再使用),比如書、老照片、舊門票、舊報紙、舊手機、數據線、舊衣服……都寄托著他們的感情,所以你不要隨意翻動他們的物品,拿走他們的東西,吃他儲藏的小食品……他們把情感和記憶透過物質載體珍藏,對物品非常重感情,但又特別隱晦,不善于表達,情感表達也非常被動。值得區分的一點是,雖然一對一/自保型人也會珍藏心愛之人的物品,但這些物品更多是作為人的象征之物,重點還是“人”,而自保/一對一對物的那份珍愛,則是對物品本身的感情,并不一定要指向“人”。
他們有一種樸實的神秘,隱藏的熱情,看似不經意,卻對他人有深刻的感受力,藏入內心但極少表露,唯有深入交流后,你往往才能發現他們的用心,你們之間相處的點滴、細節都會藏在他們心底。他們喜歡記錄、存儲那些感覺、情感,像刻錄光盤一樣把和你相遇的場景,甚至很久以前相處的每個細節,說過的話都歷歷在目。他們在意的那些長期的老朋友和舊時光,記住當下的每分每秒,無論時光如何流逝,都會恒久地保存在他們的記憶長河里。他們對于進入一段新的關系猶豫不定,更傾向于去呵護他們一路走來精心維護的舊有的穩定的關系。所以,他們盡管看起來淡漠,卻非常“長情”——那種默默懷念、靜靜守護、細水長流的關系。
由于自保主導,又缺乏社群本能,他們是所有本能性格的分支類型里最不愿意調整自己去適應他人和環境的一群人,他們在自保領域,即工作和生活方式上非常固執甚至是頑固。無論你們關系多么親近,或他多么愛你,你都不要企圖干涉他們原來習慣的生活方式和做事節奏。但矛盾的是,如果他們享受別人的照顧,必然就失去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沒有自我照顧那么精準到位。
他們很少表達對別人的情感、關心、感謝,但都放在他們的內心重要位置儲存著,相比激情的碰撞,他們更喜歡長情的陪伴,他們一般不會積極主動承擔義務或幫忙,別人可能會覺得他們像算盤珠子,不撥不動,也可能會誤解他們“自私自利”、“懶惰”、“冷漠”、“不知感恩”,但如果你明確而主動地提出需求,他們也會積極去做,只是不要指望他們主動去做,他們會等待你的求助。
和自保/社群型的高度獨立,凡事自力更生相比,自保/一對一型更多地和喜歡的人鏈接,在特定場合也容易粘人和話多。特別是在一對一關系中,很喜歡讓一對一對象照顧自己或者替自己辦一些事情,他們對你做事的質量很在意,希望你能夠“精準到位的服務行動”(滿足自保)、“無怨無悔的用心“(滿足一對一)。只是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周到體貼、恰到好處,例如要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偏好,這聽起來有點“傲嬌”,不好伺候,有點像一種結合自保本能的“作”,不過你若要求他們為你做,他們也可以做到!因此令人困惑的是,他們經常向親密對象連續發出命令式的“祈使句”,要求對方幫自己做這做那,例如幫我拿個鞋子、倒杯水、遞個毛巾之類,盡管那物品可能離他們自己更近或他們做起來更順手、方便。他們不是懶惰,也不是喜歡高高在上地使喚別人或擺架子,只是當作一種一對一鏈接方式(在一對一狀況下滿足自保),且僅僅限于對一對一對象,在沒有一對一對象的時候他們也非常獨立,和所有的自保型的人一樣。
——節選自《職場與戀愛中的本能性格》(裴宇晶 著)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