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三階段的課堂上,四號表演的情景劇引發了一場關于“什么是真實的自己”的大討論。
各個型號各抒己見,整個場面火花四濺,能量激蕩不已。
其實小編也是個四號,對于這個問題深有感觸。四號總想做真實的自己,想在每時每刻都跟隨自己的心,由內而外,不摻加任何雜質的表露自己的真實狀態。我就是這樣的,我不會掩蓋,也不會虛假的去迎合,去敷衍,這就是真實的我。
在做真實的自己方面,四號幾近到了偏執的狀態。
這種偏執就在于,四號要求自己無論在何時何地,在什么樣的環境,見什么樣的人,都要保持真實的自己。這是對自己一種非常僵化和刻板的要求,是一種執念。這種執念讓四號始終處在,不斷對環境和自我的失望之中,為什么別人總是無法理解我?支持我?為何我總是難以自然的呈現自我?
這種難以實現的“真實”,在蠶食四號的人際關系,阻礙他們的職業發展,也讓他們在失望的怪圈中不斷輪回。
那為什么四號對做真實的自己有如此之深的執念呢?
都說四號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當然,不幸的表現有很多種。而四號體驗到的是,他們的養育者并沒有走進他們的內心,并沒有看到并照顧那個真實的自己。
父母總是會有很多偏好,你要懂禮貌,不能亂發脾氣;你要變得優秀,不能給我丟臉;你要寬容大度,不能自私自利;你要融入團體,不要耍個人脾氣.......
誒?在大家吃飯的時候,你怎么板著個臉啊?把氣氛都破壞了,開心點,開心點;喲,這么大個人還哭鼻子啊,開不起玩笑啊,心眼太小了;有什么可難過的呢,你看你各方面都很好,沒有理由不開心啊......
每當四號展現出真實的自己時,總會被制止,被糾正,被指責。他們的情緒、想法、觀點也許很少被真正的看見、接納和撫慰。他們的世界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對自己的要求,各種自我的約束,和不自由。
所以,在四號的心中,那個真實的自己只能被雪藏了。為了適應環境,四號不得不不斷的妥協,退讓,把那個真實的自己搬到沒人看見的陰影之下。
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所以對此十萬倍的渴望。
所以,長大后的四號,每時每刻都渴望著做真實的自己。他們希望尊重自己的每一個感受、每一個念頭、每一面的自己。
或者說,他們真正渴望的是那不曾得到的,無條件的愛。
多么希望有一個人,可以接納一個完整而真實的我,善良也邪惡的我,美麗也丑陋的我,優秀也差勁的我;多么希望有一個人,可以看見并接納我所有的情緒,我的快樂,我的悲傷,我的脆弱,我的憤怒,我的喜悅,我的無助......
所以,四號不斷展現真實自我的背后,其實是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父母,一個可以抱持他們這部分的,溫暖而貼近的父母。他們覺得,只有這個部分被看見了,他們才能真正完整。
但現實環境總是殘酷的,成人的世界并不支持四號嬰兒般的幻想。因為大家也總是把四號當做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成人來對待,這個環境不再像母親的懷抱,只有溫暖和滋養。取而代之的,是索取,是貢獻,是需要四號去付出和適應的。
四號的幻想也終將落空。
因為沒有一個現在的人,可以拯救過去的你。
其實,與其說四號在努力做真實的自己,不如說,四號在努力要求別人,允許自己做真實的自己。
請允許我做真實的自己吧!只要你們允許,我就自由了!
不要以為四號在任性,在與環境格格不入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舒適的。正相反,他們對自己充滿了批判,討厭,自我責備。他們一邊展示真實的自己,一邊十分厭惡這樣的自己。
因為他們的父母從未離開,一直在他們的心里。只要他們變得真實起來,那個糾正、指責的聲音就會出來。雖然現實生活中已經不在,但是四號自己對自己延續了那個“懲罰”和不接納。他們自動化的,繼續自我批判,自我指責,不允許自己的真實拋頭露面。
這也是別人無法接納他們真實的自己的原因,因為他們自己根本無法接納自己。
他們把允許做真實的自己的權利拱手讓人了,而沒有看到,掌握這份權利的,其實是他自己。只有當他們開始自我允許時,他們才能真正完整起來。
從這一刻起,我允許我做真實的自己:
我愿意尊重自己的每一個情緒,雖然這有可能讓別人不舒服,但是我想先照顧我自己;
我可以和這個環境格格不入,因為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我并不排斥環境,我只是想安靜的自己呆一會,我接受自己的這個樣子;
我可以開心,也可以不開心,這是我的選擇,不需要經過任何人的允許;
我可以真實,也可以虛偽,因為我知道無論怎么樣,我都接納我自己。
所以,當四號真正的知道,此時此刻,我正在貼近我自己,我理解我自己,我可以照顧我自己,那么,真實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為我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我就是我,足以安好。
說到這里,就想多說兩句。在九型人格當中,最非主流、最叛逆的就是4號和5號了。
而一個越是非主流的人,心里就越是有一座主流的神碑;一個越叛逆的人,里面藏著的,越是一個被禁錮的靈魂。
因為有,所以才要反抗;因為壓迫,所以才要起義。內在被分裂成兩個部分,不斷的纏斗和打架。他們渴望用一個外在非主流的樣子,來抵抗內在那個禁錮自己的鐵鏈。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曾經那個禁錮自己的鐵鏈的鑰匙,就在自己的手中。我們不再需要像小時候那樣,用分離自我的方式去討好任何人。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并嘉賞自己,我們可以培養自己,去到自己渴望的那個樣子。
我們可以創造關系,也可以破壞關系,一切都跟隨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渴望,自己的判斷。
誰也沒有評判我們的標準,標準只在自己的手中。
如此而已。
- 展開全文
在剛剛結束的三階段的課堂上,四號表演的情景劇引發了一場關于“什么是真實的自己”的大討論。
各個型號各抒己見,整個場面火花四濺,能量激蕩不已。
其實小編也是個四號,對于這個問題深有感觸。四號總想做真實的自己,想在每時每刻都跟隨自己的心,由內而外,不摻加任何雜質的表露自己的真實狀態。我就是這樣的,我不會掩蓋,也不會虛假的去迎合,去敷衍,這就是真實的我。
在做真實的自己方面,四號幾近到了偏執的狀態。
這種偏執就在于,四號要求自己無論在何時何地,在什么樣的環境,見什么樣的人,都要保持真實的自己。這是對自己一種非常僵化和刻板的要求,是一種執念。這種執念讓四號始終處在,不斷對環境和自我的失望之中,為什么別人總是無法理解我?支持我?為何我總是難以自然的呈現自我?
這種難以實現的“真實”,在蠶食四號的人際關系,阻礙他們的職業發展,也讓他們在失望的怪圈中不斷輪回。
那為什么四號對做真實的自己有如此之深的執念呢?
都說四號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當然,不幸的表現有很多種。而四號體驗到的是,他們的養育者并沒有走進他們的內心,并沒有看到并照顧那個真實的自己。
父母總是會有很多偏好,你要懂禮貌,不能亂發脾氣;你要變得優秀,不能給我丟臉;你要寬容大度,不能自私自利;你要融入團體,不要耍個人脾氣.......
誒?在大家吃飯的時候,你怎么板著個臉啊?把氣氛都破壞了,開心點,開心點;喲,這么大個人還哭鼻子啊,開不起玩笑啊,心眼太小了;有什么可難過的呢,你看你各方面都很好,沒有理由不開心啊......
每當四號展現出真實的自己時,總會被制止,被糾正,被指責。他們的情緒、想法、觀點也許很少被真正的看見、接納和撫慰。他們的世界中,總是充斥著各種對自己的要求,各種自我的約束,和不自由。
所以,在四號的心中,那個真實的自己只能被雪藏了。為了適應環境,四號不得不不斷的妥協,退讓,把那個真實的自己搬到沒人看見的陰影之下。
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所以對此十萬倍的渴望。
所以,長大后的四號,每時每刻都渴望著做真實的自己。他們希望尊重自己的每一個感受、每一個念頭、每一面的自己。
或者說,他們真正渴望的是那不曾得到的,無條件的愛。
多么希望有一個人,可以接納一個完整而真實的我,善良也邪惡的我,美麗也丑陋的我,優秀也差勁的我;多么希望有一個人,可以看見并接納我所有的情緒,我的快樂,我的悲傷,我的脆弱,我的憤怒,我的喜悅,我的無助......
所以,四號不斷展現真實自我的背后,其實是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父母,一個可以抱持他們這部分的,溫暖而貼近的父母。他們覺得,只有這個部分被看見了,他們才能真正完整。
但現實環境總是殘酷的,成人的世界并不支持四號嬰兒般的幻想。因為大家也總是把四號當做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成人來對待,這個環境不再像母親的懷抱,只有溫暖和滋養。取而代之的,是索取,是貢獻,是需要四號去付出和適應的。
四號的幻想也終將落空。
因為沒有一個現在的人,可以拯救過去的你。
其實,與其說四號在努力做真實的自己,不如說,四號在努力要求別人,允許自己做真實的自己。
請允許我做真實的自己吧!只要你們允許,我就自由了!
不要以為四號在任性,在與環境格格不入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舒適的。正相反,他們對自己充滿了批判,討厭,自我責備。他們一邊展示真實的自己,一邊十分厭惡這樣的自己。
因為他們的父母從未離開,一直在他們的心里。只要他們變得真實起來,那個糾正、指責的聲音就會出來。雖然現實生活中已經不在,但是四號自己對自己延續了那個“懲罰”和不接納。他們自動化的,繼續自我批判,自我指責,不允許自己的真實拋頭露面。
這也是別人無法接納他們真實的自己的原因,因為他們自己根本無法接納自己。
他們把允許做真實的自己的權利拱手讓人了,而沒有看到,掌握這份權利的,其實是他自己。只有當他們開始自我允許時,他們才能真正完整起來。
從這一刻起,我允許我做真實的自己:
我愿意尊重自己的每一個情緒,雖然這有可能讓別人不舒服,但是我想先照顧我自己;
我可以和這個環境格格不入,因為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我并不排斥環境,我只是想安靜的自己呆一會,我接受自己的這個樣子;
我可以開心,也可以不開心,這是我的選擇,不需要經過任何人的允許;
我可以真實,也可以虛偽,因為我知道無論怎么樣,我都接納我自己。
所以,當四號真正的知道,此時此刻,我正在貼近我自己,我理解我自己,我可以照顧我自己,那么,真實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為我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我就是我,足以安好。
說到這里,就想多說兩句。在九型人格當中,最非主流、最叛逆的就是4號和5號了。
而一個越是非主流的人,心里就越是有一座主流的神碑;一個越叛逆的人,里面藏著的,越是一個被禁錮的靈魂。
因為有,所以才要反抗;因為壓迫,所以才要起義。內在被分裂成兩個部分,不斷的纏斗和打架。他們渴望用一個外在非主流的樣子,來抵抗內在那個禁錮自己的鐵鏈。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曾經那個禁錮自己的鐵鏈的鑰匙,就在自己的手中。我們不再需要像小時候那樣,用分離自我的方式去討好任何人。我們可以允許自己并嘉賞自己,我們可以培養自己,去到自己渴望的那個樣子。
我們可以創造關系,也可以破壞關系,一切都跟隨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渴望,自己的判斷。
誰也沒有評判我們的標準,標準只在自己的手中。
如此而已。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