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存 (個人的自我生存)
自保人來到課堂會怎么樣呢?
他們更關注坐在哪里聽得更清楚,而且傾向于記筆記。有些一對一的老師是反對記筆記的,但是對于自保的人說,他不記怎么學呢?所以自保型的來到這里真的是來學習的,目的非常明確。我花了多少時間、多少錢,他們都會算好。
他來了,來了以后挑一個好位置坐下來,也不太會關注旁邊的人是誰。和他一起來的那個人喜歡坐在后面,他也會自己坐前面,因為要聽課。
有的時候一對一的人說:“我們去上一個催眠課程吧。”自保的人說“我不去上”“我去哎。”“你去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去,你陪我去嘛。”“NoNoNo,我不想學催眠,我想學九型。”所以請注意自保的人關注什么?關注對他們自身有益的東西,而不是因為要陪誰去。
自保的人來到這個課堂,就開始關注:飯怎么吃、酒店舒服嗎?跟我一起睡的人,會不會影響我的睡眠?有沒有充電的地方?喝水方便嗎?熱水還是冷水?他們還會關注光線啊,溫度啊,他們的焦點都在這個方面。他要讓自己坐得舒服、吃的舒服、學得舒服。當然一定要學會實用的東西。這個就是自保型的焦點。他們不怎么關注人,不過為了學習,他們也會交流一下,所以自保的人是功能主義的。
如果你是缺自保的,你會覺得這個人多大點事兒。這個人怎么關注這個?就是太麻煩了,這個人太麻煩了。是不是看不慣。
·一對一(深入的人際與情感關系)
那,一對一的人怎么回事兒呢?
如果他來到這個教室,第一次來,他就會關注:哪個人讓我覺得很有魅力?他們會傾向于先找一個異性。異性找不到怎么辦?就找一個同性。標準是我看著順眼,而且這個人很吸引我。我們可以一起吃東西,一起逛街什么的。
一對一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兩個人在一起。他如果的不到最喜歡的,就找次喜歡的,如果次喜歡的人也找不到,就找一個再次喜歡的。
這一點我特別有感覺。我以前在美國在旅游,突然有一天一個女生跟我說:“今天我們一起吃飯吧。”我想:“她怎么今天找我怎么會找我呢”“原來其他四個人都去吃飯了。”我在她的排名里面最后。這個就一對一的,很明顯地知道哪個是第一、哪個是第二,哪個是第三。有第一的時候,就不跟第二在一起、有第二的時候不會跟第三在一起。這就是一對一。
一對一來了,也看到他中意的人了。他會怎么辦呢?直接奔過去嗎?不是這樣的。他們會用一些其他的方法,讓那個人注意到自己。如果那個人注意到自己了,他們會非常開心。而且他們一旦認定了一個人,就會自動忽略其他人。不是他們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們對上了。如果兩個一對一的人談戀愛,世界好像就消失了,就剩他們兩了。
一對一的人不喜歡很淺的談話,要談就談得深入一些。一對一的人談話時間長到可以無極限。我見過兩個人的談話,居然談十個小時,從中午聊到晚上,當然這個不一定是異性,和談戀愛沒有關系,他們就是相投,特別地是投緣。
而且一對一有一個特點,他不事先安排。比如他跟一個人對上了,他原來并沒有計劃晚上要跟他一起吃飯,結果聊得太歡,推了其他的事情就跟他吃飯。一對一先會做自己有感覺的事情,再做沒感覺的事情,這個就是自保的人非常看不慣一對一的地方,就是什么“不分主次,作業還沒做完,怎么跑出去玩。我得先做把事兒做完了,沒心思玩。”
但是一對一有個特點,他只要興致高了,他可以不顧自保的。他們心血來潮、亢奮了,就可以持續地做下去。而且一對一的陪他喜歡的人上課,去干他們喜歡的事情。這對自保的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社交(與集體、社會的關系)
好了,我們再說說社交。
社交型的人來上課,大概先會整體的看一下人群,都打個招呼。他們有個本領,就是很容易看出來這個團隊里面,誰和誰是一起的,有幾個小團體,頭頭是誰,誰說了算。經常召集課后聚餐的也是他們,出門在外都是朋友,聚一聚,聚一聚,大家都要來啊,一個都不能少。
所以,社交型的人喜歡和人鏈接,而且是跟多一點的人鏈接。如果只有我們兩個人,哪怕是一對戀人,社交型的覺得:“沒意思,又我們兩個人,再叫幾個人吧!干脆,小王和他老婆回來了,我們叫上他們”。有一個社交型人叫了八對夫妻爬山,乖乖,大陣容。
一對一的人不能理解:“這個人怎么這么多的朋友?”你看他的通訊錄,可能有1000人,“你怎么記得的?”“有編號啊!比如這個人是九型認識的,家鄉是山西,那就標識“九型+山西”,弄兩個標簽就認識了。這個是我參加廣交會認識的,標識“廣交會、遼寧”,一旦我再見到這個人的時候,我就知道他是誰了。"
但是請注意社交人也不會記太多,因為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們就會變成廣而不深。一對一的人就覺得很沒意思,要這么多泛泛之交干什么呢?但社交型不這以認為,社交型的要資源要整合,說不定這個朋友圈的人,可以跟那個朋友圈的人要搞一個項目,這是社交型的人。
同時,社交型的人有一種自來熟的感覺,他們有一種打破界限的能力。比如說我們有一次組織燒烤,隔壁桌的人過來了:“你們吃的啥呀?我這兒還有茄子你們要不要?”
社交型的人是千里有朋友、萬里有貴人,他們的朋友遍天下。
他們幾乎天天見朋友,有的時候吃飯還要趕場。“我今天先跟這一群吃飯,再跟那一群人吃飯。”忙得很。而且社交型的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不介意陌生人在場。他們可以暢游在各種圈子里,并且進行資源整合。
內容選自
第十屆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專業班(階段II)--副型、側翼與動態變化
感謝張京燕老師的記錄與整理
- 展開全文
·自我保存 (個人的自我生存)
自保人來到課堂會怎么樣呢?
他們更關注坐在哪里聽得更清楚,而且傾向于記筆記。有些一對一的老師是反對記筆記的,但是對于自保的人說,他不記怎么學呢?所以自保型的來到這里真的是來學習的,目的非常明確。我花了多少時間、多少錢,他們都會算好。
他來了,來了以后挑一個好位置坐下來,也不太會關注旁邊的人是誰。和他一起來的那個人喜歡坐在后面,他也會自己坐前面,因為要聽課。
有的時候一對一的人說:“我們去上一個催眠課程吧。”自保的人說“我不去上”“我去哎。”“你去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去,你陪我去嘛。”“NoNoNo,我不想學催眠,我想學九型。”所以請注意自保的人關注什么?關注對他們自身有益的東西,而不是因為要陪誰去。
自保的人來到這個課堂,就開始關注:飯怎么吃、酒店舒服嗎?跟我一起睡的人,會不會影響我的睡眠?有沒有充電的地方?喝水方便嗎?熱水還是冷水?他們還會關注光線啊,溫度啊,他們的焦點都在這個方面。他要讓自己坐得舒服、吃的舒服、學得舒服。當然一定要學會實用的東西。這個就是自保型的焦點。他們不怎么關注人,不過為了學習,他們也會交流一下,所以自保的人是功能主義的。
如果你是缺自保的,你會覺得這個人多大點事兒。這個人怎么關注這個?就是太麻煩了,這個人太麻煩了。是不是看不慣。
·一對一(深入的人際與情感關系)
那,一對一的人怎么回事兒呢?
如果他來到這個教室,第一次來,他就會關注:哪個人讓我覺得很有魅力?他們會傾向于先找一個異性。異性找不到怎么辦?就找一個同性。標準是我看著順眼,而且這個人很吸引我。我們可以一起吃東西,一起逛街什么的。
一對一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兩個人在一起。他如果的不到最喜歡的,就找次喜歡的,如果次喜歡的人也找不到,就找一個再次喜歡的。
這一點我特別有感覺。我以前在美國在旅游,突然有一天一個女生跟我說:“今天我們一起吃飯吧。”我想:“她怎么今天找我怎么會找我呢”“原來其他四個人都去吃飯了。”我在她的排名里面最后。這個就一對一的,很明顯地知道哪個是第一、哪個是第二,哪個是第三。有第一的時候,就不跟第二在一起、有第二的時候不會跟第三在一起。這就是一對一。
一對一來了,也看到他中意的人了。他會怎么辦呢?直接奔過去嗎?不是這樣的。他們會用一些其他的方法,讓那個人注意到自己。如果那個人注意到自己了,他們會非常開心。而且他們一旦認定了一個人,就會自動忽略其他人。不是他們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們對上了。如果兩個一對一的人談戀愛,世界好像就消失了,就剩他們兩了。
一對一的人不喜歡很淺的談話,要談就談得深入一些。一對一的人談話時間長到可以無極限。我見過兩個人的談話,居然談十個小時,從中午聊到晚上,當然這個不一定是異性,和談戀愛沒有關系,他們就是相投,特別地是投緣。
而且一對一有一個特點,他不事先安排。比如他跟一個人對上了,他原來并沒有計劃晚上要跟他一起吃飯,結果聊得太歡,推了其他的事情就跟他吃飯。一對一先會做自己有感覺的事情,再做沒感覺的事情,這個就是自保的人非常看不慣一對一的地方,就是什么“不分主次,作業還沒做完,怎么跑出去玩。我得先做把事兒做完了,沒心思玩。”
但是一對一有個特點,他只要興致高了,他可以不顧自保的。他們心血來潮、亢奮了,就可以持續地做下去。而且一對一的陪他喜歡的人上課,去干他們喜歡的事情。這對自保的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社交(與集體、社會的關系)
好了,我們再說說社交。
社交型的人來上課,大概先會整體的看一下人群,都打個招呼。他們有個本領,就是很容易看出來這個團隊里面,誰和誰是一起的,有幾個小團體,頭頭是誰,誰說了算。經常召集課后聚餐的也是他們,出門在外都是朋友,聚一聚,聚一聚,大家都要來啊,一個都不能少。
所以,社交型的人喜歡和人鏈接,而且是跟多一點的人鏈接。如果只有我們兩個人,哪怕是一對戀人,社交型的覺得:“沒意思,又我們兩個人,再叫幾個人吧!干脆,小王和他老婆回來了,我們叫上他們”。有一個社交型人叫了八對夫妻爬山,乖乖,大陣容。
一對一的人不能理解:“這個人怎么這么多的朋友?”你看他的通訊錄,可能有1000人,“你怎么記得的?”“有編號啊!比如這個人是九型認識的,家鄉是山西,那就標識“九型+山西”,弄兩個標簽就認識了。這個是我參加廣交會認識的,標識“廣交會、遼寧”,一旦我再見到這個人的時候,我就知道他是誰了。"
但是請注意社交人也不會記太多,因為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們就會變成廣而不深。一對一的人就覺得很沒意思,要這么多泛泛之交干什么呢?但社交型不這以認為,社交型的要資源要整合,說不定這個朋友圈的人,可以跟那個朋友圈的人要搞一個項目,這是社交型的人。
同時,社交型的人有一種自來熟的感覺,他們有一種打破界限的能力。比如說我們有一次組織燒烤,隔壁桌的人過來了:“你們吃的啥呀?我這兒還有茄子你們要不要?”
社交型的人是千里有朋友、萬里有貴人,他們的朋友遍天下。
他們幾乎天天見朋友,有的時候吃飯還要趕場。“我今天先跟這一群吃飯,再跟那一群人吃飯。”忙得很。而且社交型的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不介意陌生人在場。他們可以暢游在各種圈子里,并且進行資源整合。
內容選自
第十屆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專業班(階段II)--副型、側翼與動態變化
感謝張京燕老師的記錄與整理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