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 用心思考讓你成為大贏家
李嘉誠1928 年出生于廣東潮州, 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 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 到香港。兩年后, 父親病逝。為了養活 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謀生。
最開始,李 嘉誠在茶樓當伙計 ,后來在一間玩具制造公司當推銷員。
由于勤奮好學,精明 能干,不到 20 歲, 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廠的總經理。兩年后,李嘉誠把握時機 , 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 美元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命名為“長江塑膠廠”。
1955 年,李嘉誠發現各大商店 幾乎都沒有塑膠花賣。香港人是喜歡擺設的,應該會歡迎逼真、漂亮又便宜的塑膠花;而塑膠花的生產技術 要求并不高。他毅然決定,大量生產各種各樣的塑膠花。果然,塑膠花 很快進入了千家萬戶, 也 為工廠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后來,李嘉誠又了解到歐洲人最喜歡塑膠花;前蘇聯人掃墓不用紙 花,而用塑膠花 , 表示生命雖已 結束, 但留下的思想、品質、精神是常青的; 北歐人則喜歡用塑膠花裝飾庭院、房間; 美洲人連汽車上和工作場所也會掛一些塑膠花。千是從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開始,李嘉 誠大量生產塑膠花,銷往歐美市 場, 工廠的年利潤也猛升到上千萬港元。李嘉誠成了香港老少皆知的“塑膠花大王”。
1960 年,香港的經濟開始提速,世 界各國的冒險家、投機家紛紛涌入香港。李嘉誠再一次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 他發現,隨 若香港經濟和人口的迅速增長,這個彈丸之地的土地資源將會很快 出現短缺,地 價勢必會持續不斷地上漲。于是,李嘉誠決定進軍房地產業。
幾年以后,由千香 港局勢的動蕩不安,香港的 房產業大起大 落的情形一直沒有緩和,在這個人心浮動、百業蕭條的大動蕩中,李嘉誠再一次顯示出獨具慧眼、遠見卓識的才能。他一面穩固大后方長江工業有限 公司,繼續使之在塑膠行業中獨占鰲頭;一方面,在別人大量拋售房地 產的同時,李嘉誠卻反其道而行之,將自己所有的資金用來大量收購房 地產。
處在驚濤駭浪中的李嘉誠,臨危不亂,沉著應變,并制定出自己的 經濟發展方針:“在穩健中發展,在發展中穩健。”仔細分析局勢后,李 嘉誠認為香港經濟不會就此垮掉,蕭條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恢復穩定, 香港還將進一步繁榮,而房地產的價格必然會回升。
終于, 1968 年,香港經濟開 始復蘇,房地產業再次顯現 出了巨大活 力, 李嘉誠首當其沖,分到了 房產業最大一杯羹,個 人資產迅速翻番 , 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房產大亨。
1971 年 6 月,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 公司,走 上集中經營房地產業務的軌道,并千次年成功上市。
1974 年 5 月,李嘉誠與實力雄厚的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合作,成立由李嘉誠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加拿大怡東財務有限公司, 并于同年 6 月吞并美資永高公司。
1977 年擊敗香港置地房地產公司,購得香港中區成為新地王。
1980 年李嘉誠“蛇吞大象”, 收購了匯豐手下的和記黃埔, 轟動整個香港。
1986 年,李嘉誠收購 赫斯基石油公司 52% 的股權,同 年 12 月收購在英國倫敦上市的克拉夫石油公司4. 9% 的股權。
1992 年,在美國 《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中,李嘉誠以 38 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列世界第35 位, 成為全球華人中的首富。
2005 年,英國 《金融時報》選出的全球 25 位最具影響力的億萬富豪,李嘉誠以 967 億元的身家位列第 17 位。時勢造英雄,李嘉誠以獨特的經營方針和策略,把握時機的準確和 果斷,超凡的毅 力和信念, 步步為營,節節 高升,最終登上了華人首富的寶座。
縱觀李嘉誠的財富史,不難看出對商機的正確判斷以及及時準確的
反應,是他成功的關鍵。每一次的成就都離不開他的智慧與思索。在接 受美國著名雜志《財富》專訪時,李嘉誠吐露了他的成功之道:肯用心 思去思考, 抓 到重大趨勢,賺 得巨 利,便成大 贏家。
- 展開全文
李嘉誠: 用心思考讓你成為大贏家
李嘉誠1928 年出生于廣東潮州, 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 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 到香港。兩年后, 父親病逝。為了養活 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謀生。
最開始,李 嘉誠在茶樓當伙計 ,后來在一間玩具制造公司當推銷員。
由于勤奮好學,精明 能干,不到 20 歲, 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廠的總經理。兩年后,李嘉誠把握時機 , 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 美元創辦了自己的塑膠廠,命名為“長江塑膠廠”。
1955 年,李嘉誠發現各大商店 幾乎都沒有塑膠花賣。香港人是喜歡擺設的,應該會歡迎逼真、漂亮又便宜的塑膠花;而塑膠花的生產技術 要求并不高。他毅然決定,大量生產各種各樣的塑膠花。果然,塑膠花 很快進入了千家萬戶, 也 為工廠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后來,李嘉誠又了解到歐洲人最喜歡塑膠花;前蘇聯人掃墓不用紙 花,而用塑膠花 , 表示生命雖已 結束, 但留下的思想、品質、精神是常青的; 北歐人則喜歡用塑膠花裝飾庭院、房間; 美洲人連汽車上和工作場所也會掛一些塑膠花。千是從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開始,李嘉 誠大量生產塑膠花,銷往歐美市 場, 工廠的年利潤也猛升到上千萬港元。李嘉誠成了香港老少皆知的“塑膠花大王”。
1960 年,香港的經濟開始提速,世 界各國的冒險家、投機家紛紛涌入香港。李嘉誠再一次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 他發現,隨 若香港經濟和人口的迅速增長,這個彈丸之地的土地資源將會很快 出現短缺,地 價勢必會持續不斷地上漲。于是,李嘉誠決定進軍房地產業。
幾年以后,由千香 港局勢的動蕩不安,香港的 房產業大起大 落的情形一直沒有緩和,在這個人心浮動、百業蕭條的大動蕩中,李嘉誠再一次顯示出獨具慧眼、遠見卓識的才能。他一面穩固大后方長江工業有限 公司,繼續使之在塑膠行業中獨占鰲頭;一方面,在別人大量拋售房地 產的同時,李嘉誠卻反其道而行之,將自己所有的資金用來大量收購房 地產。
處在驚濤駭浪中的李嘉誠,臨危不亂,沉著應變,并制定出自己的 經濟發展方針:“在穩健中發展,在發展中穩健。”仔細分析局勢后,李 嘉誠認為香港經濟不會就此垮掉,蕭條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恢復穩定, 香港還將進一步繁榮,而房地產的價格必然會回升。
終于, 1968 年,香港經濟開 始復蘇,房地產業再次顯現 出了巨大活 力, 李嘉誠首當其沖,分到了 房產業最大一杯羹,個 人資產迅速翻番 , 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房產大亨。
1971 年 6 月,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有限 公司,走 上集中經營房地產業務的軌道,并千次年成功上市。
1974 年 5 月,李嘉誠與實力雄厚的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合作,成立由李嘉誠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加拿大怡東財務有限公司, 并于同年 6 月吞并美資永高公司。
1977 年擊敗香港置地房地產公司,購得香港中區成為新地王。
1980 年李嘉誠“蛇吞大象”, 收購了匯豐手下的和記黃埔, 轟動整個香港。
1986 年,李嘉誠收購 赫斯基石油公司 52% 的股權,同 年 12 月收購在英國倫敦上市的克拉夫石油公司4. 9% 的股權。
1992 年,在美國 《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中,李嘉誠以 38 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列世界第35 位, 成為全球華人中的首富。
2005 年,英國 《金融時報》選出的全球 25 位最具影響力的億萬富豪,李嘉誠以 967 億元的身家位列第 17 位。時勢造英雄,李嘉誠以獨特的經營方針和策略,把握時機的準確和 果斷,超凡的毅 力和信念, 步步為營,節節 高升,最終登上了華人首富的寶座。
縱觀李嘉誠的財富史,不難看出對商機的正確判斷以及及時準確的
反應,是他成功的關鍵。每一次的成就都離不開他的智慧與思索。在接 受美國著名雜志《財富》專訪時,李嘉誠吐露了他的成功之道:肯用心 思去思考, 抓 到重大趨勢,賺 得巨 利,便成大 贏家。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