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報
一個多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讓億萬中國人民被迫關注生命健康,進入一種“居家隔離”的全民自保狀態。
無論什么類型,無論多么喜歡聚會的人,都被迫呆在家里,和自己獨處或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大大增加,也被迫改變了很多過去數年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改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曾經覺得不可缺少的社交應酬飯局、各類娛樂活動、聚會約會開會、大餐美食、推拿養生、美容護膚等等都從我們生活中暫時告一段落。
然后發現我們沒有這些,依然可以活地好好的。

疫情讓每個人更加關注我們的“自保領域”——對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關注,對家人和家庭的關注,對個人經濟收入的關注,對生活必需物資存儲的關注等等。

近期的朋友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商業化,這是由一股焦慮推動的現象,很多行業、企業因為疫情而有不同程度的損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對個人經濟收入的持續和穩定性也增加更多焦慮。
自保本能是人類的一種本能,盡管不是每個人都以自保本能為主導,但在疫情當前的形勢下,幾乎所有人都在被迫關注“自保”。

劃重點
01
那么什么是自保呢?
自我保存本能是為了保障自我生存,以自保本能為主導的人,我們稱之為SP自保型或自我保存型,他們有如下特點:
|
|
自保特點 自保型的核心欲望履行個人責任,發展個人技能,保障個人生活和工作的安全、穩定、有序,滿足自己和家庭所需的物質保障和生存安全。 |
|
|
自保型的核心恐懼生存資源(金錢、時間、食物等)不足或浪費、工作及生活不穩定、無法計劃或計劃無法落實、無法預知和確定的未來風險、不舒適的切身環境等。 |
|
|
自保型的焦點和精力耗費領域自保型關注一切涉及自我生存和穩定發展的領域——個體獨立性、個人空間、個人價值、工作、收入保障、保險、金錢存儲及財務預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儲備、日常的衣食住行安排、身體健康、對家庭和家人的責任、生活習慣、身體舒適度、切身環境等。 |

自保本能有多個維度,但所有維度的注意力焦點都在滿足更好的自我生存和穩定發展的領域:
|
|
自保本能的八大維度
1、存儲維度:生存和發展所需衣食住行資源(金錢/時間/精力/人脈/房產/車/知 識/技能等)存儲、個人愛好相關的物品存儲。
2、安全保障維度:資源的充足和夠用、物質保障、保險、保底、健康養生(營養 均衡/運動鍛煉/節食)、飲食(健康/質量)等。 |
|
|
3、舒適維度:身體舒適度、睡眠充足、美食、方便、切身環境舒服度(氣味/溫度/光線/噪音等)等。
4、獨立維度:自立、“筑巢”、個人帳篷、界限、內斂等。
5、實用維度:工作、實用知識與技能、率直直接、務實、落地實操性、干貨、結果達成、實效性、性價比、實際支持、物品及資源的實用性等。 |
|
|
6、穩定持續維度:耐用、耐久性、積累、習慣、漸進等。
7、計劃維度:預算、規劃、細節明確、量入為出、風險規避、條理性、因果邏輯。
8、個人責任維度:勤奮努力、個人職責、責任范疇、家庭責任。 |
這些領域的滿足都能帶給自保型的人以安全感!

不過,即便不是自保型的人,在特定環境下,當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經濟方面的安全感受到挑戰,我們固有的生活習慣和預定計劃被打亂,這些都屬于自保本能受到威脅。
此時,無論是不是一個自保型人,他都會在這個階段大大提高對自保本能的關注度,只不過自保型的人由于一直關注自保領域,他們對自保本能的滿足更為擅長。
對于非自保型的人來說,可能只是這一段自保本能凸顯,而對自保型而言,他們則是一輩子如此聚焦于我們的個人生存領域,并且天天如此!
下面,我們就從專業角度先來談談什么是自保本能,以及自保型的人是什么樣子的?

劃重點
02
看看你是不是以自保本能為主導?
現在可以做一個測試題,看看你是不是以自保本能為主導,即便不是自保型的人,也可以看看你的得分。
在測試的時候,你還嘗試分別用“疫情前狀態”和“疫情后狀態”分別做兩次測試,對比得分結果。
自保本能測試題
測試說明
完全符合-3分
大多數符合-2分
大多數不符合-1分
完全不符合-0分
如果得分在
40分以上則為
自保過度
32-40分你具有
較強的自保本能
21-32則說明你具有
較弱的自保本能
20分以下則說明你
比較欠缺自保本能
10分以下為
嚴重欠缺自保本能
1
我對切身環境的舒適度很敏感,當我去參加聚會時,我會下意識注意那里的溫度、氣味、光線、聲音以及食物的位置。
2
我傾向于保守,不愿冒險,追求個人生存的穩定——穩定的工作、儲蓄、穩定的身體健康和人際關系。
3
如果我的身體稍有不適,我很快就能注意到。
4
我傾向于存一大筆錢,以備不時之需。
5
可預見性對我來說很重要,越早讓我知道事情的具體計劃和安排越好,這樣我好提前安排或調整自己的計劃。
6
我樸實,內斂,務實,說話直接,更關注“事”而不是“人”。
7
我喜歡存儲必需的物資、實用知識和技能或喜歡的物品。
8
我通常很清晰事情的因果關系,尤其是當潛在的后果是可怕的時候。如果我的朋友們多聽我的話,他們就會少犯很多愚蠢的錯誤。
9
身體舒適度對我來說很重要。當我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被不舒服的座位、不舒適的溫度或身體上的小疼痛分散注意力。
10
我會按計劃認真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如果沒做完應該做的事,我會一直惦記,難以全心投入別的事。
11
我不喜歡突然的變化,總是通過提前計劃來確保生活的可預見和可控性,避免超時、超支、不夠等因素導致誤事的可能性。
12
我的注意力通常在自己的小世界——我的家庭、家人和少數摯友,我會對他們負有責任,但我也一定會量力而行。
13
在金錢方面我會下意識地量入為出,精打細算,無論大錢小錢,每一筆收支都會在腦子里有明確概念。
14
我喜歡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我更愿意一個人獨立工作,身上總像帶著一個“帳篷”,自然地和周圍世界劃一個界限,即便和親密伴侶呆在一起,我也希望有明確的界線和個人空間。
15
我是實用主義者,不善言辭及情感表達,喜歡默默地給他人提供實際、有用的直接支持。

劃重點
03
看看疫情前后自保本能的對比,你有什么變化?
是差不多,還是比以往更強了呢?
一般來說,在疫情帶來的“全民自保”下,我們每個人的自保本能分值會有所提高,這對有些人來說是一件禮物,但也可能對另一些本就自保過度的人又是一個警鐘。
當我們的自保本能提高后,對生存、經濟、健康等的安全需要就會擺在首位,從而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焦慮甚至恐慌,導致我們喪失安全感。
那么在疫情情況下,人們如何去滿足自己日益提升的自保本能呢?

如前所述,自保本能分為很多維度,當某些部分失控后,個體就會去通過其他維度獲得“代償”。
例如
在疫情下我們的健康、生命安全、經濟安全受到威脅。
在健康、經濟的“自保本能”維度不能滿足,人們會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家庭、家事、個人空間、適應新的生活習慣、補充睡眠、非接觸方式去工作賺錢、學習知識、研究美食、打掃衛生、提高家庭環境舒適度等。
其他自保本能維度以代償受到威脅和失控的“自保本能”維度,這是一種本能內部(維度之間)的自然的代償轉移。
所以我們會發現,無論是不是自保型人,此階段都會出現人們之間互相聯系、情感鏈接的相對減少,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有心情。
本能的轉移,不以意志為轉移。

然而,真正的安全,是本能的平衡和適度發揮,對于平時較少關注自保本能的人而言,疫情帶來的全民自保剛開始會帶來不適,但也會在以后的日子里,比如14天乃至更長時間的居家隔離中,逐步增加自保本能的關注度,所以對于平時缺自保的人來說,這有一種好處,是一種被迫的平衡。
所以,疫情給我們帶來的“自保本能”提升,是用各種成長方法都不一定能做到的,它是一種被迫的提升,對于平時總是在家庭以外忙忙碌碌,過度社交,不落地,不關注生活細節,比較飄的人而言,這是一種可貴的補充平衡。
例如
1、 我們會給自己一段休生養息的時間,補充平時因忙碌而缺的睡眠,重視身體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特別對工作狂而言,這種被動停擺,可以防止過勞傷身。
2、 少了各種應酬和飯局,減少胡吃海喝和金錢浪費,關注膳食平衡,飲食更符合健康需要。
3、 有時間和自己獨處,有了更多的個人空間,更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有時間去思考和計劃自己的人生。被迫對各種不必要的消費、忙碌、社交應酬等進行“斷舍離”。
4、 我們會花更多時間和家人相處,更熟悉這個家,享受小家的歡樂,鏈接和父母、愛人、孩子的感情。
5、 有耐心也有時間處理各種以前不愿處理的瑣碎小事,花更多時間打掃、整理,改善家居環境,嘗試做各種菜,提高烹飪技術等。
6、 通過閱讀平時沒時間看的書或聽音視頻、網課,為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儲備更多知識和技能。
7、 有時間培養和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享受休閑時光。
8、 對經濟安全的關注,增強理財意識,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開發新的創收渠道。
以上這些都是疫情給我們帶來的“自保禮物”。

劃重點
04
“過度自保”通常會有哪些癥狀?
同時我們也需要留意我們可能會“自保過度”,特別是本身就是自保本能主導或者過度的人,就會出現“過猶不及”的情況,讓我們反而不能很好地滿足我們的自保本能。
“過度自保”的癥狀如下:
1、 過分焦慮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聽風就是雨,對潛在隱患過分敏感、反應過激。
2、 過度存儲和拼命囤積物資、食品、藥品、口罩等資源,總是生怕“不夠”。
3、 自我封閉,活在自己的帳篷中,沉默寡言,寧可發呆,也不愿和外界聯系和鏈接。
4、 活在一種固化的生活慣性之中,過長時間的貪睡,懶得動,也不愿意有任何改變。
5、 過分實用主義,只看實際用處和利害得失,感情淡漠。
6、 只關注自己和自己的“小家”的安危,不顧他人,自私,索取。
7、 過分焦慮個人和家庭經濟收入安全,挖空心思想各種新的賺錢方法,企圖補償損失。
8、 過度干活和工作,過量學習不必需的知識、技能,以彌補時間浪費,安撫內在焦慮和不安。
對照以上,你是否有“過度自保”的傾向了呢?

總之,任何本能都需要平衡,人類不僅需要自保本能,還需要一對一(性)本能和社群本能,愿疫情帶來的“自保”可以讓我們在更加關注自保本能的同時,也有意識地平衡一對一本能和社群本能,不要忽視與人,與外界的連接。
同時覺察自己是否過度自保?
是否有效地發揮了自保本能正向積極的作用?
希望本次疫情給我們帶來的是真正健康、平衡、適度的“自保禮物”,它讓我們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關注身體健康、合理滿足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時間和理財消費、提高對家庭和家人的關注度、學習個人發展相關知識等,最終過上內在健康、平衡的人生。
- 展開全文

速報
一個多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讓億萬中國人民被迫關注生命健康,進入一種“居家隔離”的全民自保狀態。
無論什么類型,無論多么喜歡聚會的人,都被迫呆在家里,和自己獨處或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大大增加,也被迫改變了很多過去數年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改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曾經覺得不可缺少的社交應酬飯局、各類娛樂活動、聚會約會開會、大餐美食、推拿養生、美容護膚等等都從我們生活中暫時告一段落。
然后發現我們沒有這些,依然可以活地好好的。

疫情讓每個人更加關注我們的“自保領域”——對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關注,對家人和家庭的關注,對個人經濟收入的關注,對生活必需物資存儲的關注等等。

近期的朋友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商業化,這是由一股焦慮推動的現象,很多行業、企業因為疫情而有不同程度的損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對個人經濟收入的持續和穩定性也增加更多焦慮。
自保本能是人類的一種本能,盡管不是每個人都以自保本能為主導,但在疫情當前的形勢下,幾乎所有人都在被迫關注“自保”。

劃重點
01
那么什么是自保呢?
自我保存本能是為了保障自我生存,以自保本能為主導的人,我們稱之為SP自保型或自我保存型,他們有如下特點:
|
|
自保特點 自保型的核心欲望履行個人責任,發展個人技能,保障個人生活和工作的安全、穩定、有序,滿足自己和家庭所需的物質保障和生存安全。 |
|
|
自保型的核心恐懼生存資源(金錢、時間、食物等)不足或浪費、工作及生活不穩定、無法計劃或計劃無法落實、無法預知和確定的未來風險、不舒適的切身環境等。 |
|
|
自保型的焦點和精力耗費領域自保型關注一切涉及自我生存和穩定發展的領域——個體獨立性、個人空間、個人價值、工作、收入保障、保險、金錢存儲及財務預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儲備、日常的衣食住行安排、身體健康、對家庭和家人的責任、生活習慣、身體舒適度、切身環境等。 |

自保本能有多個維度,但所有維度的注意力焦點都在滿足更好的自我生存和穩定發展的領域:
|
|
自保本能的八大維度
1、存儲維度:生存和發展所需衣食住行資源(金錢/時間/精力/人脈/房產/車/知 識/技能等)存儲、個人愛好相關的物品存儲。
2、安全保障維度:資源的充足和夠用、物質保障、保險、保底、健康養生(營養 均衡/運動鍛煉/節食)、飲食(健康/質量)等。 |
|
|
3、舒適維度:身體舒適度、睡眠充足、美食、方便、切身環境舒服度(氣味/溫度/光線/噪音等)等。
4、獨立維度:自立、“筑巢”、個人帳篷、界限、內斂等。
5、實用維度:工作、實用知識與技能、率直直接、務實、落地實操性、干貨、結果達成、實效性、性價比、實際支持、物品及資源的實用性等。 |
|
|
6、穩定持續維度:耐用、耐久性、積累、習慣、漸進等。
7、計劃維度:預算、規劃、細節明確、量入為出、風險規避、條理性、因果邏輯。
8、個人責任維度:勤奮努力、個人職責、責任范疇、家庭責任。 |
這些領域的滿足都能帶給自保型的人以安全感!

不過,即便不是自保型的人,在特定環境下,當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經濟方面的安全感受到挑戰,我們固有的生活習慣和預定計劃被打亂,這些都屬于自保本能受到威脅。
此時,無論是不是一個自保型人,他都會在這個階段大大提高對自保本能的關注度,只不過自保型的人由于一直關注自保領域,他們對自保本能的滿足更為擅長。
對于非自保型的人來說,可能只是這一段自保本能凸顯,而對自保型而言,他們則是一輩子如此聚焦于我們的個人生存領域,并且天天如此!
下面,我們就從專業角度先來談談什么是自保本能,以及自保型的人是什么樣子的?

劃重點
02
看看你是不是以自保本能為主導?
現在可以做一個測試題,看看你是不是以自保本能為主導,即便不是自保型的人,也可以看看你的得分。
在測試的時候,你還嘗試分別用“疫情前狀態”和“疫情后狀態”分別做兩次測試,對比得分結果。
自保本能測試題
測試說明
完全符合-3分
大多數符合-2分
大多數不符合-1分
完全不符合-0分
如果得分在
40分以上則為
自保過度
32-40分你具有
較強的自保本能
21-32則說明你具有
較弱的自保本能
20分以下則說明你
比較欠缺自保本能
10分以下為
嚴重欠缺自保本能
1
我對切身環境的舒適度很敏感,當我去參加聚會時,我會下意識注意那里的溫度、氣味、光線、聲音以及食物的位置。
2
我傾向于保守,不愿冒險,追求個人生存的穩定——穩定的工作、儲蓄、穩定的身體健康和人際關系。
3
如果我的身體稍有不適,我很快就能注意到。
4
我傾向于存一大筆錢,以備不時之需。
5
可預見性對我來說很重要,越早讓我知道事情的具體計劃和安排越好,這樣我好提前安排或調整自己的計劃。
6
我樸實,內斂,務實,說話直接,更關注“事”而不是“人”。
7
我喜歡存儲必需的物資、實用知識和技能或喜歡的物品。
8
我通常很清晰事情的因果關系,尤其是當潛在的后果是可怕的時候。如果我的朋友們多聽我的話,他們就會少犯很多愚蠢的錯誤。
9
身體舒適度對我來說很重要。當我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被不舒服的座位、不舒適的溫度或身體上的小疼痛分散注意力。
10
我會按計劃認真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如果沒做完應該做的事,我會一直惦記,難以全心投入別的事。
11
我不喜歡突然的變化,總是通過提前計劃來確保生活的可預見和可控性,避免超時、超支、不夠等因素導致誤事的可能性。
12
我的注意力通常在自己的小世界——我的家庭、家人和少數摯友,我會對他們負有責任,但我也一定會量力而行。
13
在金錢方面我會下意識地量入為出,精打細算,無論大錢小錢,每一筆收支都會在腦子里有明確概念。
14
我喜歡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我更愿意一個人獨立工作,身上總像帶著一個“帳篷”,自然地和周圍世界劃一個界限,即便和親密伴侶呆在一起,我也希望有明確的界線和個人空間。
15
我是實用主義者,不善言辭及情感表達,喜歡默默地給他人提供實際、有用的直接支持。

劃重點
03
看看疫情前后自保本能的對比,你有什么變化?
是差不多,還是比以往更強了呢?
一般來說,在疫情帶來的“全民自保”下,我們每個人的自保本能分值會有所提高,這對有些人來說是一件禮物,但也可能對另一些本就自保過度的人又是一個警鐘。
當我們的自保本能提高后,對生存、經濟、健康等的安全需要就會擺在首位,從而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焦慮甚至恐慌,導致我們喪失安全感。
那么在疫情情況下,人們如何去滿足自己日益提升的自保本能呢?

如前所述,自保本能分為很多維度,當某些部分失控后,個體就會去通過其他維度獲得“代償”。
例如
在疫情下我們的健康、生命安全、經濟安全受到威脅。
在健康、經濟的“自保本能”維度不能滿足,人們會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家庭、家事、個人空間、適應新的生活習慣、補充睡眠、非接觸方式去工作賺錢、學習知識、研究美食、打掃衛生、提高家庭環境舒適度等。
其他自保本能維度以代償受到威脅和失控的“自保本能”維度,這是一種本能內部(維度之間)的自然的代償轉移。
所以我們會發現,無論是不是自保型人,此階段都會出現人們之間互相聯系、情感鏈接的相對減少,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有心情。
本能的轉移,不以意志為轉移。

然而,真正的安全,是本能的平衡和適度發揮,對于平時較少關注自保本能的人而言,疫情帶來的全民自保剛開始會帶來不適,但也會在以后的日子里,比如14天乃至更長時間的居家隔離中,逐步增加自保本能的關注度,所以對于平時缺自保的人來說,這有一種好處,是一種被迫的平衡。
所以,疫情給我們帶來的“自保本能”提升,是用各種成長方法都不一定能做到的,它是一種被迫的提升,對于平時總是在家庭以外忙忙碌碌,過度社交,不落地,不關注生活細節,比較飄的人而言,這是一種可貴的補充平衡。
例如
1、 我們會給自己一段休生養息的時間,補充平時因忙碌而缺的睡眠,重視身體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特別對工作狂而言,這種被動停擺,可以防止過勞傷身。
2、 少了各種應酬和飯局,減少胡吃海喝和金錢浪費,關注膳食平衡,飲食更符合健康需要。
3、 有時間和自己獨處,有了更多的個人空間,更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有時間去思考和計劃自己的人生。被迫對各種不必要的消費、忙碌、社交應酬等進行“斷舍離”。
4、 我們會花更多時間和家人相處,更熟悉這個家,享受小家的歡樂,鏈接和父母、愛人、孩子的感情。
5、 有耐心也有時間處理各種以前不愿處理的瑣碎小事,花更多時間打掃、整理,改善家居環境,嘗試做各種菜,提高烹飪技術等。
6、 通過閱讀平時沒時間看的書或聽音視頻、網課,為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儲備更多知識和技能。
7、 有時間培養和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享受休閑時光。
8、 對經濟安全的關注,增強理財意識,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開發新的創收渠道。
以上這些都是疫情給我們帶來的“自保禮物”。

劃重點
04
“過度自保”通常會有哪些癥狀?
同時我們也需要留意我們可能會“自保過度”,特別是本身就是自保本能主導或者過度的人,就會出現“過猶不及”的情況,讓我們反而不能很好地滿足我們的自保本能。
“過度自保”的癥狀如下:
1、 過分焦慮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聽風就是雨,對潛在隱患過分敏感、反應過激。
2、 過度存儲和拼命囤積物資、食品、藥品、口罩等資源,總是生怕“不夠”。
3、 自我封閉,活在自己的帳篷中,沉默寡言,寧可發呆,也不愿和外界聯系和鏈接。
4、 活在一種固化的生活慣性之中,過長時間的貪睡,懶得動,也不愿意有任何改變。
5、 過分實用主義,只看實際用處和利害得失,感情淡漠。
6、 只關注自己和自己的“小家”的安危,不顧他人,自私,索取。
7、 過分焦慮個人和家庭經濟收入安全,挖空心思想各種新的賺錢方法,企圖補償損失。
8、 過度干活和工作,過量學習不必需的知識、技能,以彌補時間浪費,安撫內在焦慮和不安。
對照以上,你是否有“過度自保”的傾向了呢?

總之,任何本能都需要平衡,人類不僅需要自保本能,還需要一對一(性)本能和社群本能,愿疫情帶來的“自保”可以讓我們在更加關注自保本能的同時,也有意識地平衡一對一本能和社群本能,不要忽視與人,與外界的連接。
同時覺察自己是否過度自保?
是否有效地發揮了自保本能正向積極的作用?
希望本次疫情給我們帶來的是真正健康、平衡、適度的“自保禮物”,它讓我們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關注身體健康、合理滿足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時間和理財消費、提高對家庭和家人的關注度、學習個人發展相關知識等,最終過上內在健康、平衡的人生。

易傾訴情感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分手挽回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婚戀技巧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家庭關系交流俱樂部
易傾訴聊天室活動福利群
易傾訴傾聽師招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