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型和觀察型被認為是相似的人格類型,因為他們都是非常理性的,而且他們能夠在事情 水落石出時準確地選擇或進或退。但是,他們兩者之間也有區別。完美型非常熱情,他們會壓抑 自己的要求,而且他們力求提高自己與別人的關系;而觀察型會忽視自己的感受,以此來保護自己 免受打擾,對他人并不會表現得太過熱情,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比較笨拙。
2021-07-06 08:45:35
觀察型天生喜歡追求知識,對很多事情會比別人了解得多而且更為深遠,比如了解某一本書, 他還會留意這本書有多少個版本以及每個版本的特點。同樣他們在準備要買什么東西的時候,往 往也會事先對所購買的產品進行詳細的了解,會收集大量資料,全方位地去分析、研究所購買產 品,這樣他們才會胸有成竹地出去購買。往往他們不用等銷售人員介紹,就已經知道這款產品的 各種功能了。
2021-07-05 08:47:51
觀察型客戶就像是居住在深山里的隱士,他們非常注重自己內心世界的寧靜。他們希望自己 的精神處在絕對的自由狀態,當他們進入陌生環境的時候,會擔心被外界環境干擾控制,所以,防
2021-07-04 08:31:41
觀察型客戶就像古代那些在深山里居住的隱士和閉關修煉的道士,注重自己內心世界的寧 靜,追求心靈的一方凈土。這主要是為了排除外界干擾,獲得天地之氣。他們喜歡獨處,遠離繁 華,對人和事多采取遙控指揮的方式。
2021-07-02 08:35:53
這類型孩子成績普遍優秀。因為他們的思維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所以特別擅長“明確追究事 情的原因與結果”。一般來說,比起單一的背誦,那些需要收集和整理資料的學習模式更能讓他們 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
2021-07-01 08:28:24
木訥的5號不愛去多想弦外之音,5號的不解風情令人有些抓狂,不過,5號給伴侶帶來的真 情實感,還是會讓伴侶感動的,雖然5號的話不多,但簡單的眼神就讓伴侶對他們生出足夠的安 全感。
2021-06-29 08:46:43
5號型往往是親密關系中的弱者,是愛情世界里面的“膽小鬼”。面對親密的關系,和近距離 的接觸,5號型總是有種害怕的感覺,所以,他們的基本防御心理就是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情感 上,因此親密感會給他們制造緊張。陷入愛情的5號型既會被強烈的愛情所感動,也會習慣性地 抵制這種感情。
2021-06-28 08:39:49
通常,5號的上司不太受員工歡迎,員工們這樣評價5號的上司:“那個人太冷冰冰了 ! ” “跟他 在一起就像跟一臺機器在一起一樣。”“他是一個沒有人情味的人。”聽到這樣的評論,5號的上司 也很冤枉,他說:“我真的也想了解我的員工,想跟他們說說體己話,但是我一接近他們就會感覺 不安。”
2021-06-27 08:33:51
5號上司領導喜歡探索真理、哲理及宇宙運行的規律,喜歡研究與分析。5號上司對生命的起 源、事物運行與發展規律以及事物發展的趨勢非常感興趣。如果5號上司作為一名企業經營者或 管理者,則會對管理規律與經營規律非常感興趣,總會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探索與研究。
2021-06-25 08:30:42
對于這種員工來說,拉攏他們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尊重他們的能力和知識。你可以就公司出現 的一些問題,多向他咨詢,誠懇地征求他的看法,讓他提出建議或意見。當然,這時候你不必讓他 當面給你提出來。對于智慧型的員工,不但要給他時間,還要給他空間,不要讓他當著你的面立刻 來回答這些問題,你應該讓他慢慢地來想。
2021-06-24 08:32:06
給5號分派工作時,一定要給他思考的時間。一個4號的領導者對5號員工說:“我的直覺告 訴我,這個項目必須馬上做。”5號會不以為然:“直覺有什么依據呀?我要看到分析,有數據支 持。”所以,想要說服5號行動,你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有力的數據,嚴密的邏輯分析。千萬別逼 迫5號,你對5號員工說:“你現在、立刻、馬上去做x x事!”5號會非常受不了,他立刻、馬上的回 答只有一個字:“不!”這樣的回答會讓情緒化的4號領導很生氣。這是因為這個4號不理解他的 5號員工。對5號來講,回答“不”只是一種應急反應,并不是說事情就
2021-06-23 08:23:57
和九型人格中的其他人格類型相比,5號觀察者可以說是最不喜歡人際交往的人格類型。他 們性情安靜,喜歡獨處。對于他們來說,沒人的時候,感情會更豐富。他們認為,孤獨是他們獲得 豐富個人生活的基礎。當他們置身于人際交往之中時,他們常常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害怕他人侵 犯自己的私密空間,因此他們總是有意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營造距離感,努力將自己置于一個旁觀 者的位置,清醒地觀察他人的行為,分析每一個人行為背后的動機,并做出正確的判斷。
2021-06-22 10:37:49
理智型全心全意投入的傾向使他們成為嚴格的監工,而他們逃避“與人有關的任何議題”的 習性,使他們看起來冷酷無情。理智型的人難以信任他人,不愿敞開自己的情感世界,不愿讓別人 以各種方式接近自己。他們對人際關系中潛在的麻煩很警覺,從而產生一種“自我實現”的哲學。
2021-06-21 09:02:52
微信群